从估值千亿到无力回天,十大独角兽创始人的失败经验和教训
Pebble2016 年,Pebble最新一次登陆 Kickstarter 众筹的产品不得不宣布跳票,曾经的 Kickstarter 之王跌落神坛,并于 2016 年 12 月以不到 4000 万美元贱卖竞争对手fitbit。 时间退回四年前, 2012 年,Pebble手表在Kickstarter横空出世,创下当时众筹纪录——上线不到一小时就筹到 100 万美元,远超最终众筹目标 50 万美元。最终,第一代Pebble筹得 1000 多万美元,并为自己获得了 1500 万美元的融资。 2015 年,Pebble没能完成销售目标,财务状况进入红色预警。为了拯救财务危机,公司选择通过众筹筹得资金。但一切都太晚了,Pebble Core注定仅以绚丽的原机出现于Kickstarter,却永远不会交付到下单的那 24000 位用户手中。 失败原因和教训: 1.创始人家长式的管理风格 Pebble前员工曾发文表示,“随着公司壮大,公司一直缺乏可以和 Eric 的决策进行讨论(制衡)的管理层”。老员工因直言不讳和敢于进谏而遭到排挤。 2.对于销售和市场的忽视 尽管 2015 年推出的新产品获得大量好评,但在推向市场中策略失误。随着外观时尚的 Moto360、Apple Watch等推出,Pebble的硬件ID设计相较下之下相形见绌。此外,重新登上 Kickstarter 众筹,不过是公司的临时决定——希望从早期的极客用户手里收到一笔用于新品投入的资金。由于早期用户与大众市场存在差异,导致整个品牌和市场定位越走越窄。 3.跨越创新和传统之间的鸿沟 对于廉价消费性电子产品,规模的大小才是决定胜败的关键,而非仅仅依靠新技术。Pebble正是在这里出现了问题——它的产品大多是面向革新消费者,或者说是对新科技接受度较高的人,而对于关键的大多数,却并没有给出应有的重视。 SquareSquare是首家将信用卡读卡器嵌入消费者和商家的智能手机, 2011 年推出square wallte钱包业务,率先提出了“移动支付”的概念。 上线仅一年,年支付处理金额就达到 50 亿美元,同时牵手星巴克,获得 2500 万美元的投资,将星巴克变成了使用Square服务的第一大商家,市场估值达32. 5 亿美元。 作为首个移动支付应用,Square Wallte 仅在历史的舞台上维持了三年。 2014 年 5 月,Square Wallte 应用下架,Square的支付业务开始寻求买家。同时,Square收购Caviar,推出Square Order转型点餐应用——至此,这个曾经想“改变全球购物付款方式”的创新支付工具宣告失败。 失败原因和教训: 1.从竞争对手角度,Square是面向商户提供的服务,然而美国有万事达等垄断型融平台的巨头,在牢固的商户消费使用习惯上保有着极大优势;另外,Square同其他的竞争对手如Google Wallet和苹果的Passbook比起来,装机量上无法迄及。 2.从企业自身来说,Square是一家增长快、但烧钱也快的公司。正如美国媒体引用分析人士的评论指出:Square规模很大但毛利很低(Square经手一笔 100 美元的划款,要付给Visa和Mastercard等信用卡公司1. 82 美元,自己只能留0. 92 美元。更别提和星巴克这类大商户的合作Square完全不挣钱。)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