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竞品分析:豆果美食与下厨房的现在和未来
但从菜谱这一功能,豆果美食的交互体验比较好。浮窗形式的一键购买,评论弹幕,学做拍照和收藏,使用户无论到菜谱的哪个位置都能进行购买,评论,传作品,收藏的操作,悬窗的效果区别于底部导航的展示方式,更加符合二级菜单的展现方式。但是悬窗的选择项目比较多,没有集中性,容易分散用户的注意力,可以考虑减少悬窗中的选项。建议只留一键购买,评论和收藏,且评论放在文章尾部较合适,学做是做完了这款菜,才会有上传作品的需求。所以不属于高频的需求,放在文章尾部较合适。 相比较而言,下厨房的界面字体比较大,菜谱的底部是与首页底部导航类似的选项,包括收藏,(一键买齐),加入菜单,交互上选项之间缺少界限,不是那么顺。菜篮子和菜单有点重复,菜单同时和收藏有点重复,菜单属于收藏的一部分,只是多了个分类的选项,建议精简这部分的层级关系,可以将自己收藏的菜谱分类。 从商业模式上看,广告收入,电商合作收入,是二者的盈利相似点。 从slogan上看,豆果美食的“开启美味生活”与下厨房的“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下厨房更显得文艺一些,符合年轻文艺小清新群体的文字表达习惯,后期做宣传也可以从此类群体的美食与爱的故事中下手;豆果美食,具有普适性,简单易懂,可以被任何年龄层次的美食爱好者接受,但同时也容易被忘记,排他性不强。 豆果美食与下厨房的差异性 从发展方向上看,下厨房偏向社交元素,豆果美食偏向智能厨房的搭建。当前下厨房已经可以基于LBS定位与周边厨友互动,私信,关注,甚至查看对方的好友,线下聚餐等深度的社交因素,而豆果美食仍处于弱关系的建立中,没有构建深度社交元素。豆果美食关注的点偏向于与厨房家电企业合作打造智能厨房。战略上方向的差异,可能会使下厨房和豆果美食的目标客群产生差异化。 从商业模式上,豆果美食倾向于大数据输出,与厨具电器类企业合作,形成智能厨房新经济。核心是为消费者提供智能交互体验,豆果提供内容,促成品牌的营销。而下厨房貌似与生鲜电商的合作,想要完善其生鲜电商在供应链和物流商的不足。这也使二者出现差异化,豆果美食对美食吃货小白的培养可以从智能厨房下手,笼络大量外围用户,下厨房深耕社区用户,完善生鲜电商市场。 七、未来展望 借鉴国外 1、切入直播平台,助力社交元素 借鉴YouTube创始人做的直播nom,以美食为主题,去中心化,使每个用户都有机会分享自己的美食故事(可能会和旅行有关),可以播放制作某个美食的过程,享用美食,如何运营一个餐厅,或者任何与美食发生的故事。可以与美食界的大佬合作,也可以和喜欢晒美食的明星合作,增加直播的娱乐性和权威性。(nom) 2、增加主流社交媒体的查找入口,推荐更多爱美食好友 目前的豆果美食是分享图片的格式,图片加文字加二维码的形式分享到其他社交媒体,从而达到引流的作用。但是,如果对于我们在豆果上的作品,做成文章的形式分享出去起个诱人的标题,文章中加入下载和打开豆果美食APP的入口,可能更加直观。 另外,从内容运营商考虑,目前豆果美食支持视频形式的菜谱,但是不支持分享,可以考虑将直观美的东西(精品文章+精品视频)以文章的形式分享出去,按季节和热门事件蹭个热度,会达到不小的影响力。 3、增加场景化元素 可以针对一些主流年龄段的用户的生活现状,设计一些场景,去吸引该场景下的用户群体。比如分类中加入宿舍,工作简餐,周末等关键词,去提醒用户“嘿,即使你没有完美的厨具和环境,你依然有权享受美食生活~”“嘿,朋友!周末了来做个新式菜品吧~”(Sorted ) 健康饮食牌的话,可以考虑分流用户,经营个被普遍认可的有机田。这个操作可能比较麻烦,长远考虑的话,可以先从寻找合作商角度布局。 考虑到豆果美食的发展方向倾向于与厨房电器企业合作,推出智能厨房的生活理念,对于半成品模块就不该只有速食食品和干货了,因为不符合一般用户对于三餐的要求和对营养的追求。建议加一些场景,比如秋季必备周食谱食材一篮子推荐,根据食谱的食材打包半成品,尽量don’t make them think。 对于需要用户再处理的食材,可以考虑在包装上表明常用的菜,如何处理等小tips,以给小白用户充分的食材服务。这方面可以考虑和顺丰等生鲜物流企业合作,搭建速运新鲜品质的半成品速运。 4、增加共享经济元素 目前豆果美食的用户地域集中在超一线城市和一线城市,经济基础偏中产阶级,可以考虑试着利用共享经济,比如租用野炊工具,厨房场地,在旅行中学做当地美食等,都是对偏低中产或者学生党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参考国内 1、引流:为国内网络美食节目提供场地 《舌尖2》的热播无疑同时火了把豆果美食,但是《舌尖2》因为是电视节目,涉及到的观众年龄差会比较大。对于主要用户集中在25-35岁的豆果美食来讲,投资一款国内知名的美食类网络节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投资的形式不仅局限于单纯的赞助,可以考虑以提供场地,使旅行与美食同在。 2、引流和促活:与各地民间市集合作 如果豆果目前的线下体验店数量和规模都还未成熟,可以考虑与民间市集合作,比如北京的有机农夫市集,“伍德吃托克”等,可以考虑集合电商做线下活动,补充这些市集中用户对于半成品,美食课堂的模块需求。 3、促活和留存:增加LBS定位功能,使社交高频化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