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高跳出率着陆页的正确姿势——忘掉跳出率!
第三类关键指标与前两类不同。前两类指标衡量的是人们的主动行为,即为了实现具体的目的而进行的行为,而第三类指标则衡量人们的间接行为。说起来拗口,理解起来并不困难。这一类行为就是我们常用的移动鼠标(但不点击)的行为。移动鼠标的目的是为了点击,但移动本身是比较随意的,为了点击一个点,不同的人的移动轨迹肯定不一样,每一次的移动也不同。衡量鼠标的移动并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但是有的时候,却又比较重要,比如要查看页面上的用户行为是不是“真正的人”的行为的时候。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热图工具可能都不包含鼠标移动的监测功能。对我而言,这个功能的需求不是特别频繁,这篇文章就不做太多介绍了。 理解上面的这些关键指标不困难,而且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下面我们看看热图应该怎么用,能够如何畅快淋漓的解决我们的具体问题。 不考虑跳出率!着陆页优化的核心思路 我利用热图优化着陆页的思路通常是这样:
这个方法对我屡试不爽,不用数据建模,不用大数据挖掘,就这么简单直接,但非常有效。 不信?我们看一个有名有姓的真实案例。 我亲自操刀的真实着陆页优化案例 这是中国最知名的企业通信解决方案企业之一:“信通网赢”的一个新产品的页面。 现在,我告诉你,这个页面的跳出率相当不俗,只有52.95%,你觉得它还有优化的必要吗? 对于这样的商业着陆页而言,几乎所有的流量都是来自百度SEM了,一个点击的价格你懂的,53%的跳出率虽好,可是哪怕只降低1个百分点,那也是真金白银的钱呀。更何况,现在百度只剩下寥寥几个竞价广告位,出价更加惨烈。 既然要分析,我把这个页面相关数据给大家。跳出率:52.95%;平均停留时间:1分40秒;退出率36.05%。请问你觉得要如何改进这个页面? 你会说:“宋老师,这没法分析,这些数据太宽泛了。” 几乎所有的时候,我们面对一个着陆页面也就是一点这样的数据。优化它?无从下手的赶脚。在大多数情况下,若是一个着陆页面拥有跟上面这个页面差不多的数据,则意味着这个页面不会被特别优化,因为,整体而言这个页面的表现还凑合嘛。 可是如果我们看看热图,你的想法会彻底改变。 下面的热图我利用PtMind提供的PtEngine监测工具的热图功能,这是我能找到的最实用且易用的热图工具,并且这个工具的定位很好,过去我们很少用热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热图数据太不准了,现在用这个工具则完全不担心这个问题。 上面那个页面的热图如下图所示: 热图给我们的槽点很多,从热图中得到的非常重要的信息如下: 1. 第一屏中的五个“圆饼”,以及下方配的文字,都获得了相当多的点击量。可惜,这五个圆饼没有设置任何链接,不可以被点击。——不能点,放到着陆页的第一屏的这么醒目显要的位置上,这是成心跟用户体验过不去呀。 2. 圆饼下方的两个大通栏图,占有第一、第二屏非常大的空间,可惜,几乎没有人在那里点击。而且,查看右边的注意力停留热图,这个位置的用户驻留情况也非常不理想。——那干嘛还要把这两个通栏图放到这么好的位置上? 3. 顶部的导航,占有了大量的点击。问题是,这个页面的设计初衷,不是想把它作为导航过渡页吧。 4. 倒数第一二屏突然出现了大量点击,而且浏览的驻留情况也相当不错,说明这些内容是被用户极为关注的。可惜,滚屏到这里来的用户只剩下不到60%。 这些信息不是一个跳出率53%能够告诉我们的。但每一条都很重要! 看了上面四个信息,相信你知道应该怎么样调整这个页面了。具体的调整方案,上过我的《数据驱动的互联网营销》课程的同学们应该都清楚了,我就在这里打个伏笔了。当然,调整之后我们一定要做AB测试。AB测试的结果不出所料,跳出率在53%的基础上,降到37.5%。对于依赖竞价排名的企业而言,这个巨大的变化足以帮助他们建立起面向竞争对手的强大优势。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