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http://www.0713zz.com/)- 数据应用、建站、人体识别、智能机器人、语音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谁挤走了IBM们

发布时间:2021-02-28 20:14:07 所属栏目:评论 来源:未知
导读:副标题#e# 作者 | 褚杏娟 几天前,有消息传出,IBM 中国研究院(IBM CRL)已经对内宣布要全面关闭,一时间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对此,IBM 发表了一份声明:“IBM 始终致力于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为了以最佳的方式支持中国客户的人工智能和混合云转型之旅

在外企工作了十余年的王琪(化名)对 InfoQ 表示,特朗普在任期间发起的贸易战,不仅对国内企业,对所有高科技企业,尤其是美资科技企业也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无论公司立场怎样,客观影响就摆在这里。中国政府、美国政府在政策上都充满了不确定因素,只是有的企业好过些,有的更难。”

更重要的是,本土互联网企业在不断挤占国内 IT 人才市场。国内的 BAT 们,在前几年完成了招人高峰。现在,以字节跳动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疯狂招聘,留给外企的空间变得非常有限。

据王琪观察,过去五到十年间,随着国内互联网企业的飞速发展,很多能力非常强的优秀外企人才慢慢流向了国内企业,这在当下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同时,在影响人才去留的重要因素——薪酬方面,外企们也变得不再有吸引力。

虽然外企工资是不错的,但现在跟华为、阿里和腾讯这样互联网大厂相比,还是偏低,无论是校招还是社招。

有知情人士表示,在 IBM 这样典型的技术导向公司,CRL 部门不加班、没有绩效考核,但员工普遍高工资、高学历。而同在中国的 IBM 中国开发中心(IBM CDL)会加班、有绩效考核,需要跟销售一样完成业绩,工资却没有想象中的高。

“BAT 给的钱多,大多数人才会选择去 BAT,而且大家民族自豪感还增强了。同等质量下,比如手机,我自己也会买国产。”Jane Doe 认为,这就是目前的实际情况。

《中国人力资本报告 2020》显示,1985-2018 年间,中国劳动力人口(包括学生)的平均年龄从 32.2 岁上升到了 38.4 岁。而智联招聘 2019 年发布的报告显示,40% 的外资企业平均年龄有所增长。

对年轻人来说,大厂们的高薪充满诱惑力,即使代价是“996”、“007”,但对于已经习惯了外企的工作状态、处于中高层的“大龄”员工来说,重新进入这样的公司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和耐心去磨合。更别说,大厂里的员工还有着自己的“35 岁”年龄焦虑。

同时,国内大厂们营造的紧张和焦虑也延伸到了外企。“我们正常是 8 小时,我在 BAT 的同学基本每天工作 10 小时以上。但是中国 IT 市场内卷太严重了,我们下了班也要去上课,要不断学习新知识。”Jane Doe 表示自己一般的节奏是“每天 10 点上班、7 点下班,下班后还要学习 2 个小时,周末的话还要再学习一天。”

放弃中国市场?不会的

“没听说哪家外企要放弃中国市场。”王琪说,“虽然外企看起来过得比较艰难,但在营收上并没有外界想得那么糟糕。”

“我之前所在的公司,即使出现裁员等各种内部战略调整,销售都没有受到什么影响。虽然国内对技术研发加大了投入力度,也一直在提倡国产概念,但在关键业务上,国外公司的技术优势暂时还是没办法替代的。”王琪进一步补充。

另外,外企的管理制度,尤其是尊重员工方面,与国内很多互联网企业相比都不一样。在王琪看来,外企很勇于给员工机会,也并不是很多人口中的“养老院”,很多人为了完成工作也很拼,也会加班到很晚。只是大家更讲求效率,不做无谓的加班,更追求生活与工作间的平衡。

国内某互联网大厂首席科学家张鹏(化名)在朋友圈评价道,外企 IBM 曾经是“work life balance”的典范,也是很多优秀科研人员长期坚守 CRL 的原因。可是过去十多年,在与那些拼命 996 的互联网科技公司赛跑中,balance 难以为继。

张鹏认为,对于 IBM 而言, 坚守上个世纪绝对垄断地位时期养成的工作文化,不能及时调至奋斗心态以应对颠覆性的技术革命(云计算),这里面还有更大的文化危机。企业或个人都要主动进化顺应时代,不然就会成为时代的化石。

那么,外企有没有可能会选择拥抱中国互联网企业们追逐的“996 文化”呢?

对此,王琪持否定态度。她表示,外企的管理机制是针对全球的,不是针对中国的。一些理念是刻在它们骨子里的,不会针对某个特定市场就改变。虽然企业短期内可能要承受较大的压力,但只要核心优势还在,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但即使有上述的优势支撑,外企们也有点扛不住中国日益增加的人力成本了。

王琪透露:“我们做内部调查的时候发现,大陆地区的人力成本已经比(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的高很多了,很多中国企业成本水平已经与新加坡、澳大利亚差不多了,而且整个成本还在不断增长。”

无论是对已在中国发展多年的外企,还是打算进入中国的外国企业,不断增加的人力成本都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为此,很多外企选择将财务等部门转移到了马来西亚等相对成本较低的国家,在中国只保留核心团队。

结束语

不管是还在外企,还是已经离开,很多人在提起过去在外企工作的经历时都充满了感激。

从美资科技企业转战港资企业的王琪表示,“我非常感谢过去几年在美资,尤其是在美资高科技企业工作带给我的成长。虽然每家公司的文化略有不同,可能有的强调独立性,有的看重协作,但无论怎样,它们在管理制度的完善、文化公开、work life balance 方面都做得很好。它们很尊重员工,也乐意给员工机会。”

王琪认为,对于刚进入社会的人来说,能在一家大企业,尤其是一家外资高科技公司工作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过程,可以很快进入社会系统化、专业化的工作流程中。

而 Jane Doe 在离开 IBM 后也表示,始终很感谢 IBM。“同事非常 nice,至今为止最好的朋友还是在我摸的时候认识的。我摸号称 IT 界的黄埔军校,名不虚传。在我摸的几年,我的技术、英文、Coding style、谈判技巧、stakeholder management 都突飞猛涨。考证可以报销、学英文可以报销、O'Reilly 之类的国外学习网站用我摸的邮箱登录完全免费。”

“没有性别歧视,没有年龄歧视,没有国内公司所谓的不能‘带薪拉屎’。”Jane Doe 最后补充说道。

离开 IBM 之后,Jane Doe 依然去了外企工作。在她看来,外企可以给她更多机会。“国内很多互联网企业有性别年龄偏好,女生大多数是做测试、BA、PM 之类配合及沟通的工作。但我喜欢技术,外企机会多一些。”

如今,在中国找一家不用 996、不用加班,薪水中等水平,还提倡生活与工作平衡的公司已经很难了。或许这并不是意味着外企时代的消失,而是在新时代的高速发展下,另一种生活序幕的正式开启。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