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手朱啸虎:钞票与口水之下的独角兽围猎战
最终让朱啸虎决定投资的有两点:1、程维年轻,逻辑很清晰;2、阿里出身,适合重线下运营的案子。 图:滴滴成为朱啸虎最重要的一笔投资 事实证明,朱啸虎不仅押对了赛道,还押准了选手。 成功入局后,他开始疯狂宣传滴滴、为其找钱。那年冬天,北京下了三场雪,每下一场雪滴滴的数据就翻一倍。等到开春,马化腾来北京开两会,上门来找程维了。 接受腾讯的投资——朱啸虎认为,这是他给滴滴提过最重要的建议。在滴滴投资人的微信群里,他总是最活跃的那个。从 2013 年到 2014 年,他的个人微博基本也成了滴滴的官方宣传阵地。 滴滴最终成为了网约车行业的最大赢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成就了朱啸虎。 滴滴一胜后,朱啸虎气场全开。他承认,有滴滴的项目打底,他此后心态平和了许多。 而据金沙江创投成员回忆,几年前,朱啸虎作为拉手投资人接受电视采访时,在镜头前还会慌张,如今,他气场强大,哪怕是翘腿坐在沙发里,也经常有创业公司CEO在他面前吓得结巴。 方法论 朱啸虎看投资项目的3S原则在业内很有名。 “ Significant,有市场。比如滴滴所在的本地出行,饿了么所在的餐饮,都是千亿乃至万亿级别的大市场; Scalable,可扩张。而且是较低成本的扩张。比如ofo,他当初选择的原因之一就是便宜,又有极大的扩张空间; Sustainable,可防守。有足够壁垒阻止潜在的竞争对手。” 饿了么、滴滴、映客、ofo 这几张王牌,都诞生于此。 朱啸虎的另一把杀手锏是快。 看项目快。他每年大约看 200 个项目,大部分项目只花 2 分钟看完。见创业者更是如此——与程维面谈半小时后,他就敲定了对滴滴的投资,并很快就把钱打到了对方账户,先后共计 750 万美元。 这让他跑在了很多投机机构和个人前头。有人称其投资风格为:猛虎下山。 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曾经感慨:金沙江人数只有经纬八分之一,朱啸虎一人厮杀,就能抓住滴滴、饿了么、ofo。他分析,金沙江组织架构简单,朱啸虎应该能独立拍板。 不过,现实生活里的朱啸虎倒是没那么凌厉。他不爱冒险,话不多。 被问及滴滴、ofo的烧钱大战,他会解释:没想到会这么烧钱。要知道我们也不敢投啊。我们当时投的时候是不烧钱的。 他的真正崛起是在 2011 年之后。 那年 3 月,他完成对饿了么百万美元的A轮融资,此后 4 年,饿了么陆续完成六轮融资,估值超 45 亿美元,创下外卖领域的最高融资记录。 在此之前,朱啸虎投过百姓网、拉手网、兰亭集序、梦芭莎,成绩都不算特别理想。 其中最受打击的拉手网,朱啸虎从A轮跟到了C轮,直到2012 年 6 月,拉手网IPO失败,撤回上市申请。朱啸虎说,那是他投资生涯最失望的时刻。 事后他复盘团队问题:CEO胸襟不够广,不愿收拢真正厉害的人才;创始团队没见过大钱,而且年龄都不小。 类似的错误他此后没有再犯。 从 2007 年加入金沙江创投,朱啸虎踏入这个圈子整整十年。如今独角兽捕手的毒辣眼光,其实也是从失败中历练而出。 3S原则之外,他还有条“ 6 个月理论”。 一方面,投资项目时不看太长久,只看 6 个月是否能把钱赚回来。他认为,互联网创业项目, 6 个月足以判断成败。至于两年才能赚回钱的,那基本就是庞氏骗局了; 另一方面,从融资节奏来看,好的公司在A轮融资结束后,三到六个月就要融到B轮。 无独有偶,他自己创业的第一个项目,就只干了 6 个月。 2000 年,从麦肯锡辞职的朱啸虎做起了互联网卖保险,这门生意在美国很火。但半年后他就转行了——当时中国网民还不普及,没人会从网上买保险。他开始卖软件,直到 2007 年离开,加入金沙江。 十年后,他成为创投圈最有分量的人之一。 不过,即使在春风得意的日子里,朱啸虎也有失足之时。 2013 年年初,他拒绝了坐在办公桌前的张一鸣。彼时,张一鸣提出今日头条B轮估值 5000 万美元的数字,朱啸虎觉得不值,当时新浪市值不过 30 亿美元。 那是一条漏掉的大鱼。 不过,他没时间为此懊恼太久。他要活在当下。平日里,他不把工作排得特别满,以确保有时间思考大方向。 他的最近一条微博更新还是 10 天前,是一段调侃大佬生活的搞笑短视频。 但留言区却无比正经,有创业者客客气气地留着言: “朱总,您好,目前越来越多手上有几十万闲钱的人群开始找更多的投资渠道。随着一些大企业的布局,外汇投资这块用户在历史积累的前提下逐渐上升,正是投资进入的时机。我们followme外汇跟单和基金项目符合您的3S原则。目前我们毛利在40-50%之间。在客户留存方面我们也具有翘尾效应。希望有机会跟您详谈。” 看起来,这位虔诚的创业者还没有争取到属于自己的两分钟。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