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类最容易刷屏的营销活动,你PICK哪种?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好啦,关于今天的内容,咱们先上个图简单捋一捋先。 分享类营销活动常见于支付宝的集五福、支付宝锦鲤、拼多多天天捡现金以及各种拆礼盒,这些活动早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每一个社交圈层,它们的共同点主要是以利益驱动。 还有一类是以满足用户更高层的心理需求为驱动的活动,例如在2018年知名社交实验自媒体“概*论”推出的一项心跳实验室活动,则是满足用户猎奇、爱玩、从众、尊重、人设等心理需求,最后涨粉50万,一举成名。 当然了,满足用户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的营销活动还频频出现在知乎、网易等大厂。 在本次分享4类8种最常见也是有效的传播营销案例中,从用户心理需求的角度究其底层逻辑,其实还算蛮简单,大概有两类:
下面笔者给大家分享4类8种最常见的分享案例,从活动形式方面大致分类为:分享得奖励、天天做任务、社交实验室、病毒式传播四类。 附:读懂用户,你需要这张“用户心理需求表”(点击查看:旧版) 一、分享得奖励1. 拆礼盒1)定义 拆礼盒,顾名思义就是运营人员根据自身产品定位或者主营业务的运营指标,策划一个让用户喜欢且乐于分享给好友的“礼盒”,这个礼盒就是用户想要的奖励,可以是虚拟的可以是实物。 活动指标一般是为了促进活跃以及分享裂变新用户。 2)玩法 拆礼盒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拆礼盒玩法看着差不多,实则不是。 拆礼盒是一个用户想要领取礼盒的奖品,需要邀请好友助力,当达到一定助力用户后,即可获取礼盒的奖品;但鉴于这种玩法过于泛滥,于用户而言既没有新鲜感,又担心打扰自己的熟人社交圈,所以这类拆礼盒的玩法难以抓住用户的眼球了。 我们需要对“拆礼盒”进行改造,创造出一款让用户乐于分享又能达到运营效果的营销活动。 3)案例 你是不是“拆礼盒”就是某一个用户想要一个奖品,然后分享给好友拆开就可以获得对应的奖励? 不是的,或者我们可以与时俱进一些! 接下来要分享的案例:主题为「大吉大利,XX有礼」的拆礼盒活动,核心指标分两部分,APP以促活为主,微信公众号拉新为主。 我们怎么优化得让用户更乐于分享更好玩呢? 针对这个问题,在APP方面,笔者采用了简单的连续签到获取即可打开礼盒的玩法,而在微信公众号方面,笔者则结合了拼团的玩法。 团长开团可获得体验金(理财体验金,最终可提现),但怎么样可以让团长分享呢?我们给团长设定了一个类似游戏闯关的等级——一共设置了5个梯度的小团,每满5人、20人、50人、80人、100人的团,解锁每个团都会有不同的奖励。 在团长分享给好友的时候,好友帮忙拆礼盒也将会获得体验金奖励。所以这种创新的玩法就使得团长升级打怪般不断分享给好友,因为团长拆得越多,奖励越丰厚,这样达到不断裂变的效果。 与此同时,拆礼盒的好友也会获得奖励。 当然了,拆礼盒的好友也可以以“派发属于自己的礼盒”的名义,去开通属于自己的团,进而不断的裂变团长。 4)小结 都2020年了,拆礼盒还能玩吗?说实话,单纯的拆礼盒的玩法效果一般,但是这种传播模式还是依然值得继承,只要我们经过合理的改造,同样是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在案例「大吉大利,荷包有礼」中,微信公众号增长了大概7000用户,新用户参与占比达到30.2%。从用户心理需求满足的角度,依然可圈可点,例如:占便宜、懒惰、害怕失去、爱玩、从众、攀比等,这种玩法还一度引起了用户通过第三方渠道作弊的行为。 所以,这也是给笔者一个很大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怎么规避这些薅羊毛的行为? 那时候活动已经推出了,已经是有了明显的效果,综合了各种因素,不可能突然下线。 我们就让技术在后台及时反馈用户数据,当活动成本达到当时的阀值,我们就下线。直到最后,我们通过数据对比,薅羊毛的用户占比不高,故活动在规定时间前一直在线。 为避免这种事故,我们可以采用用户奖励阀值,一达到阀值就可以温馨提示用户稍作休息的限流措施。甚至更高级的玩法是设置“挂奖机制”,即被邀请的好友需要下载APP领取了奖励后,团长才能提取奖励。 2. 翻倍奖励1)定义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