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认知的U型曲线:带你学会产品分析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01这要先从一道问题聊起:
也就是说,在分析一款产品时,到底要关注哪些东西?有哪些思考的角度? 这道问题很有现实背景,不但在产品经理面试时经常会被问到,而且日常工作中也需要去做竞品调研。 在面试时,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
不管问法是什么,换汤不换药,本质都是对一款产品的观察与思考。 而在工作中,往大了说,需要关注竞争对手,了解和分析竞品的变化,往小了说,在做一个功能之前,会先看看市面上的产品都是怎么做的,觉得做得好的话,常常会直接“抄”过来,或者是加以改进后用到自己的产品中。 所以,怎样分析一款产品就变成产品经理经常遇到的问题了。 如果看看市面上大多数的竞品分析文章,比如去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就会发现,大多都是用的《用户体验五要素》的方法论:把一款产品分为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
看起来这一套理论非常有用,在分析一款产品时拆分得非常清晰。 但很多产品经理只是盲目套用这一套理论,导致最后输出的产品分析报告或者竞品分析报告变成了“八股文”,大而全,分析得非常浅,因此没有任何用处,不会对产品和实际业务有任何改变或增益。 我在刚入行时也常常听人说,要多做过产品分析报告,培养自己的产品分析能力。 然后自己开始坚持每天分析一款产品,输出产品分析报告,但做了一段时间就停了,因为我发现按照用户体验五要素的这种套路分析产品,做多了之后,对自己根本提升不大,因为思考得太浅层,输出的东西只是根据框架填充和拼凑出来的“垃圾”而已。 比如分析市场时,就去看相关的行业报告,把市场发展趋势图和用户画像直接照搬过来;分析产品架构时,就画一个产品架构图,把功能都罗列出来;分析交互设计时,就把自己觉得很炫酷或者“有用”的交互效果分析一通;最后的建议部分,常常只是一些按钮、布局之类交互层面的建议。 唯一的益处可能就是知道了更多的行业趋势和表层交互。 这也正是产品新人的误区。 新人产品经理常常会误入两个歧途: 一是过于关注行业趋势,只是经常看一些行业新闻或者行业解读,就觉得自己了解了很多行业,喜欢聊行业大势,夸夸其谈。 没有亲身进入一个行业去得到一手信息,那么自己的行业见解其实都是臆测,既不准确,也没有任何细节。 二是过于追逐方法论,当自己看了一些关于产品经理的书或者教程,常常只会直接套用。 即不懂其方法论的内核,也不懂实际使用时进行变通,然后还有一种自己已经具备了产品能力和思维的错觉,就比如分析产品时的用户体验五要素方法论。 02那到底怎么分析一款产品呢? 当我发现我自己用一种套路做产品分析训练提升很小时,我就问了我的第一位leader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是: 自己首先会看这个产品能不能盈利、能不能靠自己活下来。 因为市面上充斥着大量的伪需求,而用户们会用脚投票。 什么是伪需求? 拿有段时间非常火的无人货架举例: 无人货架就是一些简易货架,放上零食等商品,贴上二维码,购买者凭自觉付款。 主要的场景是写字楼,目标人群是办公一族的白领们。 因为不同于自动售货机,没有高昂的设备成本,只需要按时供货即可,再加上白领的素质整体较高,可以控制商品的损耗率,所以整体成本较低,而且具备快速扩张性。 还看到一个行业分析报告,说这是个千亿市场,写字楼的自动售货机或便利店渗透率还非常低,完全可以用无人货架来补充。 因此,在当时的我看来,这确实是一门好生意。 但是拿那位leader的方法来分析,不能只是听这个行业的创业者们讲故事,关键是能不能盈利?财务模型到底怎么样? 当时这个行业中的创业者们都在疯狂烧钱补贴抢市场,但短短几个月风向马上就变了,资本寒冬来了,他们又开始收缩战线,但大部分创业公司根本不可能盈利也没有钱活下去,于是就倒掉了一大批。 现在这个细分行业基本销声匿迹了,取而代之是“新零售”,无人货架也只是新零售巨头们的形态之一。 所以,后来当我再去分析一款产品时,会先看它的盈利模式,是否能靠自己正的现金流活下来,而不只是靠融资烧钱。 这种“产品盈利观”改变了以往自己只会去分析市场、功能、交互的模式,让我从一个表层分析能够更加深入地去思考一个产品和公司的内核,并且能够有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去落地。 03产品盈利观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分析角度,但问题是,在分析产品时依旧不够系统、不成体系。 到底怎么分析一款产品这个问题就一直萦绕在自己心头,没有一个更优的答案。 等到自己积累了更多的产品经验后,又碰到了一个非常优秀的产品经理,我们平时会经常探讨各种产品问题,给了我非常多的思考和启发。于是,当我将要离开公司时,我问他的最后一个产品问题就是这个:
但他并没有直接回答我,而是反问我:
我一下子就愣住了,突然发现自己确实没有注意过这个本质问题,陷入了为分析产品而分析这个枷锁里,无法跳出来看待这个问题,因而导致了一直得不到答案。 解决方案不确定时,一定是目标不明确。 然后他给出了回答:位置和资源决定了分析一款产品时的思考层级。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