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爆发前夜,从内容、流量、变现深度剖析
短视频内容变现主要有三块,一块是内容本身,类似于订阅或是缴会员费的模式。第二块是往电商这块导流,然后做用户和产品的分层。第三块就是广告,可能是纯粹针对一个人群覆盖的。这三个相对来说比较主流,大家会选择不同的内容载体去做不同方向的变现,因为不同种类IP粉丝质量的区分,会决定他们对于不同商业化变现的转化路径。 在变现上,内容生产方都会计算自己的ROI,不管是做电商还是做纯导流,或是做广告,单个客户创造的价值乘以转化率,就是内容变现的逻辑。比如对于电商转化率更高且产品毛利较高的内容方,理论上来说,单个用户可创造的电商毛利可能就高于简单的流量广告。 但通常情况下,内容到电商的转化率肯定没有那么高,做得非常精准和垂直的内容,类似于年糕妈妈专门做母婴类的,或是专门做海淘类的,精准垂直的、客单价相对来说比较高的内容,比较适合做电商这块变现。 一些本身不局限于介绍单一产品,而是介绍某种生活方式、价值观的内容,用户是一个相对宽泛的定位,就比较适合做广告或者流量方向的变现。 我们可以将之简称为投放变现能力,它包含了你如何把内容和最适合商业化产品匹配在一起的能力,比如今天来了 1 千万个粉丝,里面有 20 万是适合做电商, 500 万适合做导流, 300 万适合做精准广告,还有一部分是需要被养成的,如何把相应的流量,精准地匹配到商业化的路线上去,这个能力非常重要。 不过不管以何种方式变现,首先优质的内容一定是要有自己价值的,很多内容本身也许不能做简单的产品售卖,但是可以围绕内容的流量可以做生意,未来,单打独斗会比较艰难,像二更这样集群化IP的内容机构,他们会吸附越来越多高质量和多元化的内容,单体IP可能会向这样的机构聚拢。 新闻类短视频需谨慎政策 视频牌照政策出台我觉得是个好消息,至少说明短视频行业发展非常快,或者说量比较大,引起了国家的重视,需要出台一些标准化的政策对它进行规范。生活方式类、搞笑类还有功能性的短视频,它们会受政策影响的比较小一点,而新闻类、突发类会受比较大影响。 梨视频之前做新闻爆点的内容为主,初期成长比较快,但可能仍需进一步转型规范。像是今日头条,作为目前较大的内容分发平台,已经曲线救国买了视频牌照,本身受影响应该会比较小。同时头条做的是智能分发,它的分发逻辑是基于你对于什么方向感兴趣,它的流量不会大规模放在单一方向的内容消费。模式是大量PGC牵头,UGC多元化补足,即使跑去新闻突发类的内容,对用户还是可以形成高度的黏性。 视频牌照未来会不会成为一种稀缺资源?首先是基于我们对这个行业的判断,就是有没有可能像今日头条这样大的产品性平台出现,如果批量化出现的话,那对牌照的需求会激增。但我们可以看到,再去单独起一个C端移动APP入口的机会比较少了,因为流量越来越贵,除了在短视频领域形成内容本身的优势,以获得流量优势外,创业公司批量起来的可能性很小。 对于视频牌照本身限制的方向,因为我们国家新闻相对来说是一个体系,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大家肯定要在国家要求的框架下进行发展,有一些不能够触碰的底线,大家一定要去避免。牌照政策对行业规范化一定是一件好事,第一可以避免创业公司踩坑;第二是对于短视频行业分工的明确,明确什么样类型的公司需要取得牌照,然后再进行相关的的服务。在这个框架下,创业公司可以尽早选定发展方向,避免后续转型带来的业务影响。 [本文作者张晓军,i黑马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ID:iheima)授权,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相关文章: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