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http://www.0713zz.com/)- 数据应用、建站、人体识别、智能机器人、语音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点评 > 正文

不再是孤岛:播客兴起的背后

发布时间:2016-10-18 03:52:07 所属栏目:点评 来源:爱范儿
导读:副标题#e# 作者:Ken Doctor 翻译:ONES Piece 翻译计划 何聪聪、徐雪儿 在其早期发展史中,播客似乎并未受到在数字媒体其他领域中变化浪潮的波及。但是今天,它越来越多地面临和其他数字媒体同样的问题。本文是关于按需音频行业系列五篇文章中的第一篇。

播客的起源类似一种手工艺活儿,第四篇文章将视野转向科技对这个行业的进一步改造。衡量收听率的动态因素有哪些?当新的播客节目入驻平台以提高关注度,用户体验会有什么变化?

music_my_albums

图片来源:ajambrosino

苹果公司在播客市场庞大的占有率——近 60% 的播客仍然是通过 iTunes 或者移动端 Podcasts 应用下载的——对于业内一直渴望获得收听数据的其他公司来说,是个多大的绊脚石?

Gimlet 的联合创始人 Matt Lieber 称苹果是 “提供支持且不干预的平台”,如今苹果还会保持这种态度放任不管吗?

最后,在第五篇文章中,我们探讨了播客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这决定了我们将来能听到的内容。

最大的商业难题在于:这个行业未来的规模和成长速度。对比传统新闻或者新闻相关媒介,播客最后会变成娱乐性质媒体吗——还是说这些区别现在已经无足轻重了?当按需音频逐渐热门,融入我们的新闻和日常习惯,如今所见的盛景是否仅仅只是好戏开场?

在一系列的文章中,我们将探索播客的生存问题,而目前要讨论的远比能回答的多:

  • 播客行业的成长规模在未来的重要性。

  • 播客是否会沿循互联网的发展道路,资本和用户都流向少数玩家?

  • 这到底是个大众还是小众市场?

  • 播客——承诺通过 “小范围传播” 来触及小部分听众——能保障有足够资金继续为这个小众市场提供节目吗?

  • 当成千上百的新节目——实际上是成千上万的——在这个领域中百花齐放,有多少能找到立足之地长期生存下去?哪些节目会随着听众认知度提升而崛起,而哪些终将消逝?在数字媒体行业上演的收购兼并的商业戏码是否依然不可避免?

  • 在播客创业公司的龙争虎斗之中,听众要如何发现这些层出不穷的新节目?通过听众之间的口口相传,还是 Facebook 要再次发挥自己在新闻方面的领头羊作用?

  • 基于大部分播客都从对公众事物的讨论起家,未来的内容有多少会与新闻和报道挂钩——又有多少仅仅是娱乐?长达一小时的周更节目——PRX 的野心之作《Reveal》反响火爆, NPR 的经济类节目《Planet Money》(由 NPR 制作,利用频、视频、文本、图标和插图等互动手段解释全球经济)口碑也不错,《This AmericanLife》中的一期《Giant Pool of Money》还获得了皮博迪奖(Peabody Award)(由 NPR 制作,利用频、视频、文本、图标和插图等互动手段解释全球经济)。这些节目用创新的模式证明了释义性新闻的成功。

  • 最后,规模化必然将媒体产业带向全国性的市场,说全球市场或许还为时过早。其中,地方媒体——和公众媒体——又能占多少份额?从南加州公共电台(KPCC)到俄勒冈公共电视台(OPB),从德克萨斯的 KUT 电台到经验丰富的波士顿本地电台 WBUR,我们看到了地方电台光明的成长前景。那么,当地公共媒体该如何以及怎样掌握播客的力量?

为何再次兴起?

我们终于来到这个问题:播客差不多是十来年前就有的媒体形式,为什么现在突然又火了呢?

确实,播客早就不是什么新奇东西了,尽管它给人的印象如此。来自 NPR 的 Hjelm 曾经为 WNYC 打造播客节目,他认为:“按需音频早就已经融入我们这一代的基因了。”

car-radio1

图片来源:dailyrecord

Jake Shapiro 打造了一款叫做 RadioPublic(是 NPR 的创始人 Jake Shapiro 新推出的播客应用,旨在重新定义人们在移动端收听播客的方式,音频内容将覆盖新闻、娱乐、信息等多方面)的产品,结合了过去十四年间他在这个行业摸索的所有经验,旨在为整个行业生态圈提供新的联结。就在最近,他告诉我:“我们正在迎来播客的第三次浪潮”。

Shapiro 对播客发展阶段的划分如下:

  • 第一次浪潮,2004-2006:iTunes 首次引入播客栏目,与此同时,Ev Williams——Twitter 的创始人——成立了 Odeo,一家做音频和视频 RSS 订阅的公司,提供索引和网站搜索服务。

  • 第二次浪潮,2008 年前后:在 iPhone 发布之后,Stitcher、Public Radio Player 和其他播客应用开始兴起。

  • 第三次浪潮,2014 – 现在:从创新模式的广播剧《Serial》变得火爆开始,NPR、WNYC、WBUR 和 Radiotopia 推出的节目数量大幅度增长——听众、内容和创新平台三个方面再次迎来发展高峰。

Shapiro 表示,正是下面这些一次次的浪潮将播客推至如今的顶点:

  • Spotify 和 Pandora 培养了一代付费使用、点播收听的听众用户。

  • Netflix 和天狼星卫星广播(SiriusXM)验证了更开放的订阅模式可行性。

  • 家居互联网和车联网已经实现。(福特公司宣布 2021 年将会推出一批无人驾驶汽车,让人们在车上有更多时间来收听节目)

  • 一大批才华横溢、擅长讲故事的人迅速成长了起来。

  • 手机成为主要的收听渠道。(爱迪生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听众有 71% 的时间是通过手机收听播客的,三年前这个数字还是 42%。)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