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线3个月 知乎Live活的还好吗?来复盘一下它的数据
另一方面,目前知乎Live的形式决定在非娱乐专业领域(数据,法律,创业,互联网,设计等专业领域)的分享次数和参与人数都较少。和职业发展和商业不同(这两个领域更偏向于经验和方向指引),这些领域需要知识铺垫(同时专业术语较多),和日常生活离的较远(工具型较强,结果导向),分享者应该考虑如何降低参与门槛,以趣味性和相关性更强的角度引入话题。 六、不同大V分享次数,和受众参与度如何?
![]()
知乎大V的分享次数,具体来看为下图,横轴为粉丝数量,纵轴为场均收入。圆圈大小代表分享次数,分享大于3的用橙色圈出来。(平均每位大V分享1.8次。)
![]()
从图中可以观察到,橙色圆圈分布在右方,也就是粉丝较多的领域,图片左边的橙色圈较少,代表在低于万粉的知乎Live分享者中,3次以上分享者较少。 如果新加入者仅仅分享一次,问题是比较大的,除了沟通成本,只分享一次的人往往可能会倾向于讲广泛而不深入的知识,长远来看会造成初级知识的拥塞。 七、作为知乎的子产品,承载了什么样的功能,用户体验如何? 让我们从用户生命周期角度入手分析。闫浩在虎嗅网发布的知乎分析中,详尽分析了知乎社区激励当时的难题: 理论上用户在知乎的生命周期:发现知乎——获取知识——回答——收到正反馈激励,实际上在第三步,可能实际发生的是并没有收到足够的正反馈激励,相反要受到下列的情况: 缺乏变现机制,会导致: 大量知乎的好问题好答案作为源头,最后被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这种“吸血鬼”抢去,即使有针对侵犯知乎原创作者合法权益的微博营销号的声明,也不可能短期内阻断这种现象; 知名知乎答主几乎都会在回答、专栏文章尾部放入自己的公众号二维码引流; 知乎自己推出的知乎专栏功能影响力还是很小,弃更现象明显;即使保持更新,也经常是在别的平台发布过后再发布。 知乎Live是否解决了这些问题? 针对转载:知乎Live的内容无法被转载,或者说转载成本极高。它作为听觉使用体验还不错,但是如果逐字撸下来,可读性远远低于知乎精品文章。 针对付费:相比打赏和广告,一次90分钟分享能带来平均万元收益。 专栏从变现到Live变现辅助,定位略有变化。最近也推出了专栏打赏功能,不过那是另一个话题了。 这里引用一个我关注大V的调侃言论:虽说是调侃,但是过万收益还是很impressive的。起码,知乎让人直接通过知识分享赚到钱了,而不是辛辛苦苦写公众号广告转化,卖东西等等。
![]()
同时,对用户生命周期也起到了补全作用:发现知乎——获取知识——回答——收到正反馈激励——通过Live赚钱——持续分享 在社区的维护和提升,仅仅通过运营是不够的,之前这些种种的问题,知乎通过推出一个好模式的产品,同时解决了社区成长体系完善,大V用户激励,内容深度扩展,外部恶意转载等等问题,不得不说是非常厉害的。 让我们继续谈谈内容深度的扩展:知乎现有的形式,包括问答,专栏,和书,特点是交互性差,深度差。 交互性差:分享者并不清楚目标用户的层次,也不知道讲什么层次的内容好。也很难根据用户的反馈进行内容改进。知乎Live的答疑功能是亮点,很多分享者惊讶的发现原来提问的人水平很高,很多人通过别人的提问间接收益。 连续性差:知乎现有产品无法持续的,对一个问题进行全方面的分析兼答疑。碎片化内容居多,水平深度参差不齐,没有带用户深入的机制。知乎Live通过90分钟分享,能由一线人士将有一定基础的参与者,了解行业的实际情况。 八、产品形式和内容的疆界,持续供应的难题? 目前的产品形态有哪些限制?我想出了一些没有完善解决方案的问题,希望也有大神回答。 目前的深度已经远超于一般内容平均深度,但是如上文所述,对于专业领域和术语较多的领域,在吸引用户兴趣方面还有局限。目前微信语音的形式创新有限,未来可以考虑引入白板。 内容不够深怎么办?可能通过运营解决,未来可能会推出打包或者系列合作课程。 好的Live因为营销的局限无法曝光怎么办?目前知乎Live转载在努力的转发+周源点赞,未来会如何? 头部大V能否进行持续输出?参考直播行业,部分网红主播在既定的行业供应机制下,不断提高自己。知乎Live为供应者带来的收入尚小,但也是正激励。 Live越来越多,如何提供有效的筛选机制?目前Live不支持搜索,因为:1、无法和知乎搜索结果进行排序。2、收费+免费会干扰搜索体验。未来可能会出现Live搜索功能。 在有限领域内,内容重复怎么办?“知识的稀缺性是制定合理的知识价格的基础和前提。”类似问题,都能用直播模式来暂时‘解决’,这里说的就是只看Live不看录播。 目前看来,Live也偏向于让消费者消费尚未开始的Live而不是录播课程。有几个原因, 1、看录播的占少数人。 2、Live必须有强交互,才能保证质量。如果没人听和提问题,则质量会迅速下降。 3、这样可以保证话题新鲜不断。 九、知乎Live是否也会滑向娱乐性?从性价比角度,如何衡量知乎Live提供的价值? 和一本书,求助一个人,一次付费“在行”,一个公开课,一个收费在线课程的区别在哪?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