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http://www.0713zz.com/)- 数据应用、建站、人体识别、智能机器人、语音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资源网站 > 资源 > 正文

隐私保护难于登天:输入法偷录浏览器偷拍?-松松资讯

发布时间:2018-07-18 15:51:38 所属栏目:资源 来源:松松资讯
导读:副标题#e# 众所周知,国内的隐私保护一直很成问题,而最近的一些事件,又再次将隐私的相关话题推上了风口浪尖。 网友发现,在安卓平台上,某国产浏览器在开启网页的时候,疑似在申请摄像头权限;而某输入法打字的时候,疑似在调用手机麦克风。 尽管相关企业

首先,GDPR严格限制了数据收集。在GDPR中,不仅仅用户的姓名、地址、网络属性(IP地址、定位信息、Cookie等等)被纳入了保护的范围,连指纹虹膜DNA等生物数据,乃至种族民族、政治观点、性取向、犯罪记录等社会信息都被严密保护。

如果想要收集用户数据,必须经由用户同意,而用户也随时可以询问到底有哪些隐私数据是被收集的,可以要求收集者提供数据的副本,企业必须一个月内答复。

如果你是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那么还必须经由父母同意,企业组织才能处理关于你的隐私数据。想要不知不觉就把你扒精光?在GDPR条例下,再也行不通了。

其次,GDPR让用户拥有了对隐私数据的自主控制权。例如,你可以请求互联网企业修改某项数据、以保证准确性,也可以要求企业删除关于你的某项数据。

国内很多互联网服务都不提供注销服务,隐私信息一旦被互联网企业收集,恐怕以后再也没有了删除的机会。而在GDPR下,用户对隐私的把控权利,无疑是值得国人羡慕的。

隐私保护难于登天:输入法偷录浏览器偷拍? IT业界 第8张

再者,GDPR要求企业不能对用户虚与委蛇,随便套路用户。

在国内,你在使用某项服务之前,往往会碰到长得令人脑仁疼的用户协议,必须同意协议才能使用;而一旦同意后,才发现协议中存在霸王条款,例如可以将你的数据随时共享等等,出了什么事企业完全不用负责任,这时悔之晚矣。

而GDPR要求必须以“明确简练”的语言,告知用户关于隐私收集处理的种种信息,想要下套路再也不是那么容易了。

隐私保护难于登天:输入法偷录浏览器偷拍? IT业界 第9张

然后,一旦企业发生了数据泄露的事故,GDPR还要求在72小时内通知用户,否则将会面临数以亿计的巨额罚款。

在国内,我们时常会听到某某网、某某公司被脱库,动辄数百万用户信息被盗取甚至公诸于众;而用户在听到此类消息后,才慌不迭地去网上查询自己的信息有没有被爆出去,往往为时已晚。

在GDPR的保护下,企业一旦对数据失去控制,那么必须72小时内通知用户以及数据保护当局(DPA),并采取种种具体措施,来评估、保护用户数据,这无疑大大减轻了用户隐私被不法使用的风险。

隐私保护难于登天:输入法偷录浏览器偷拍? IT业界 第10张

GDPR所产生的影响,是长远深刻的,在当前甚至逼迫很多企业公司在欧盟修改隐私政策,甚至停止服务。

例如,一些手机厂商更新了自己的隐私保护条款,并且以醒目的方式推送给用户;而一些网站更加粗暴,直接屏蔽了欧洲约5亿的用户,Twitter、WhatsApp等社交工具则禁止了欧洲16岁以下儿童使用;国际版QQ一度宣布不再为欧洲用户服务,但随后紧急回应不会下线。

比较搞笑的是,USA Today发布了遵循GDPR专用版APP,移除了所有跟踪脚本和广告,大小一下子从5.2MB缩减到了500KB。可见,除了保护隐私,GDPR对用户体验的提升也有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

总结

目前国内的隐私泄漏问题的确非常严峻,为了保护自己的隐私,用户不得不采取各种繁琐的技术手段,来阻止互联网服务商对个人信息的获取。

但尽管如此,成效依然难以令人满意。隐私保护不仅需要有效的技术手段,还有赖于强有力的法律法规,希望在将来国人的隐私信息都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吧。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