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经营婚姻一般运营产品:如何减少用户流失?
之前在网上看过一个视频,内容是展现一汉子的酒量——用脸盆喝酒,当时看了觉得这人特么傻逼,为了显示自己能喝酒,只会伤害自己,有什么好处。但是转过头一想,如果这人什么都很平庸,但喝酒可以干翻一船人,这就是谈资,这就是被认可的成就感,对于不怎么喝酒的我觉得很傻逼,但是对于喜好喝酒、拼酒的人来讲,这就是牛逼。 所以,我想说的是,对平台来讲,给用户以成就感,让他离不开你,是一种很好的策略。需要注意的是,制造成就感并不是做做勋章、搞搞积分制度,而是结合业务和用户在这个平台上可炫耀可展示的东西,比如爱情公寓里,曾小贤的搭帐篷技能、吕子乔的撩妹技能、关谷神奇的绘画,也就说,我们需要在分析用户属性之后,建立多维度的对比策略,能以最大程度和最大广度(这个很重要,多重维度意味着覆盖更多人的)给用户以成就感。 可期望的幸福惊喜是意料之外的愉悦,作为产品偶尔的调剂可以,但是不能作为主流用户激活策略。因为不可预期,对用户来讲就是看天吃饭,会有失控感,毕竟我需求的时刻你并不能满足。 老板跟你说:“干得好,我会给你涨薪的”。员工内心OS:“又特么画饼”。但是如果将涨薪变为可控,比如每年惯例涨薪10-20%,我相信离职率会大幅下降。 为什么天猫、京东会制造双十一、 618 狂欢节?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营造用户可控感,也许大部分时间天猫对我来讲不是刚需,使用频次并不高,但是双十一我真的有可能因为价格便宜而下单的。 四年的一次的世界杯,会诞生大量的伪球迷,也许平时不看球,但是对于盛会却不容错过。 一个专栏作家周更文章,对粉丝来讲是定时更新还是不定时的好呢? 毋庸置疑当然是定时,定时的话,我可以沐浴更衣,到点打卡走人,不定期呢,我今天去看没有,明天去看没有,第三次,我点乏了,忘了曾经的喜悦。 其实这个跟节日礼物、定期旅游很类似,这些对我们来讲是什么?可预期的幸福。节日就摆在那里,旅游早就计划好了,幸福时刻尽在把握。 线上产品有个很大的特点,容易被遗忘。它不同于线下,有门店,即有稳定的流量入口,线上产品如果没有强大的传播机制,没有关注度,时间久了,我们不会想起他的。 用户福利定期发放、有价值的内容定期连载,以天为单位、以周为单位、以月份为单位,建立用户对产品可预见的期望。 我知道 8 号、 9 号有返利、我知道 15 号有线上分享、我知道 20 号会有高质量内容更新,对用户来讲,是不是很有期待? 持续的进步产品的持续进步是什么?越来越好用、越来越来越有逼格、越来越强大。 当用户开始使用你的产品,对产品的了解一般不会太全面,他关心的主要是你产品的核心亮点,可以是功能、可以是内容。所以你的产品重心有一部分是持续完善核心亮点,让用户挑不出毛病。让优秀的部分更优秀,形成壁垒。 对于已经有一定使用习惯的用户来讲,核心功能我知道了,但是长期使用毕竟容易乏味,比如微信刚出来的时候各种好,也许你用了一两年后,你会发现各种不舒服,虽然微信本身已经是很优秀的产品了。 一般在这种情况下,有两种解决方案:
最后移动互联网造成产品使用时间的碎片化,也将原有互联网流量之争变为注意力之争,并不是拉来了用户就能变现,而是要考虑用户的持续关注(粘度),才能带来稳定的收入。给用户以惊喜、满足、以及期望,让用户持续舒适的接纳更有乐趣的产品,本文也许能帮到你! 关于作者 果子,微信公众号:油炸果子,擅长从习惯、行为和心理方向分析产品运营,喜好思考方法论。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