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http://www.0713zz.com/)- 数据应用、建站、人体识别、智能机器人、语音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交互 > 正文

物联网产业的知识产权关键吗

发布时间:2021-05-19 11:07:06 所属栏目:交互 来源:互联网
导读:中国企业在专利上,可谓教训深刻。中国的DVD产量曾占全球市场的80%,但在专利战下,每出口一台VCD、DVD要交纳专利金12美金,中国品牌在海外曾一度沦为挣取血汗口粮、依赖资源和环境透支的国际DVD代工商。 中国物联网在未来同样可能面临巨大的专利雷区。宏观

中国企业在专利上,可谓教训深刻。中国的DVD产量曾占全球市场的80%,但在专利战下,每出口一台VCD、DVD要交纳专利金12美金,中国品牌在海外曾一度沦为挣取血汗口粮、依赖资源和环境透支的国际DVD代工商。

  中国物联网在未来同样可能面临巨大的专利雷区。宏观上如果运作不好,中国企业群就可能出现在国内价格肉搏见血、到国外专利割肉见骨,最终以微利甚至无利收场。为扭转专利战的被动局面,中国企业已开始行动:如联想在收购IBMPC部门后,顺带囊括了其2000项专利,每年坐收3000万美元专利授权费;而U盘制造商朗科2008年的专利许可收入超过4000万元。这些说明,专利收益的确可以成为一种商业盈利模式,因此,下一步,我国物联网产业界必须在专利方面积极行动。

  确立知识产权的主体地位

  物联网将开启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对此,许多发达国家已将专利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日本政府即制定了“知识产权立国”的国策,取代先前“技术立国”的定位;美国政府也出台了21世纪专利发展纲要,建立以市场为驱动的知识产权制度。这些政策都对物联网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如美国高通公司2006年仅第二季度专利授权费用收入就达6.8亿美元,净利润6.3亿美元;而提出“智慧地球”概念的IBM近年更将专利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国目前正从制造大国向技术大国过渡,但是这显然还不够,还应当向创新强国和知识产权强国迈进。笔者建议,中国应组建物联网专利池,在全球范围内以知识产权支撑中国物联网全球化。

  专利池内的企业,应在利益公平的前提下,本着利益公平分成、互相授权许可、设置专利通行证、专利交叉等原则,避开国外的专利雷区,而这也有利于提高专利持有人的经济效益。面对国外专利的优势态势,国人唯有抱团抗衡,在未来物联网国际专利领域一展拳脚。而中国也有一定基础,如北京中星微有1800个专利,2009年全国专利申请过百万。

  另外,政府也应出台机制,促进中国企业或个人之间在国际上专利互助,使国人受益;甚至在中日、中韩、中欧、中美之间政府也应进行规模性专利池运作试探。为此,中国专利法也应做一些修订,如得到政府资助过的企业或专利,有义务加入中国专利池等,以凝聚和发挥国人智慧。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