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涨得比房价还快 背后到底有什么秘密?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如果说 2017 年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内存涨得比房价还快。 如果说 2017 年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内存涨得比房价还快,工资却没涨多少;房子没买成,很快连鸡也吃不起了。 这可不是在开玩笑。 那个以「大吉大利,今晚吃鸡」风靡全球的游戏《绝地求生:大逃亡》(Play Battle Grounds),官方推荐配置需要 8GB 内存,目前一条三星 8GB DDR4 内存京东报价为 699 元;如果要开最高特效玩顶级画面,那 32GB 内存必不可少,光内存就得花上 3000 大洋——而在半年前,一条 8GB 内存仅需 399 元,短短六个月,就翻了一番。 为什么内存涨得那么快,背后又有什么秘密? (近半年来的内存走势,图片来源:慢慢买) 市场因素:安迪-比尔定律 20 世纪 90 年代,在英特尔 CEO 安迪·格鲁夫(Andy Grove)与微软 CEO 比尔·盖茨(Bill Gates)的领导下,两家公司成立了「Wintel 联盟」,英特尔为微软提供性能强大的处理器,而微软则不断升级 Windows 系统来榨干处理器的性能。当时流行的说法是: What Andy gives,Bill takes away. 这就是著名的「安迪-比尔定律」。 (安迪·格鲁夫与比尔·盖茨,图片来源:LinkedIn) 直到今天,这条定律仍在积极发挥作用:为什么一升级到最新系统,前两年的老 iPhone 就卡到不行?因为新的 iOS 系统需要更强劲的性能支持,而旧款 iPhone 的配置已经完全不够用了。所以,每隔一两年,你就会冒出换新手机、新电脑的念头。 几十年来,「安迪-比尔定律」一直在推动 PC、手机市场的繁荣。 可这跟内存又有什么关系呢? 所谓内存,其实是「存储器」(Memory)的一种,这是利用半导体技术制成的存储数据的电子设备,根据性质不同,主要分为两大类: 易失性存储器(RAM),即内存 非易失性存储器(ROM),即硬盘(包括机械硬盘、固态硬盘、闪存等) 而目前涨价比较猛的内存主要是指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 DRAM),属于易失性存储器;此外,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简称 SSD)和 NAND 闪存还是手机、电脑成本的大头,属于非易失性存储器。 (内存,图片来源:Digit Trends) DRAM 主要用于电脑、手机当中,是与 CPU 直接进行数据交互的存储器,具备读取速度快、随时可读写等特性,经常作为处理系统或程序的临时数据存储媒介。因此,相同条件下,两部其他硬件配置几乎一致的手机或电脑,DRAM 越大,运行速度也就越快。 随着系统和软件的进步,手机、电脑等设备对内存的需求也就越大。 2017 年主流的 Android 旗舰,基本都用上了 4GB RAM,部分国产手机甚至配备了 8GB RAM;而 iPhone 8 和 iPhone X 也都搭载了 3GB RAM——而在 2007 年 iPhone 刚发布时,内存仅仅只有 128MB。 除了手机之外,云服务、人工智能、VR / AR、区块链等技术的兴起,也对计算机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就变相拉动了对内存的需求。 市场需求的激增,是内存涨价的原因之一。 (iPhone 8 拆解图,图片来源:iFixit) 行业竞争:美韩争霸,垄断全球 内存涨价的另外一大原因,与行业现况息息相关。 根据 IC Insights 在 2016 年推出的调查报告,目前全世界的前 10 大半导体厂商中,从事内存和闪存芯片的设计与制造的,主要有 5 家: 三星电子 SK 海力士 英特尔 镁光科技 东芝半导体 这 5 家公司,基本上可以分为韩国与美国两大阵营。三星、SK 海力士均是韩国厂商,而英特尔、镁光科技则是美国厂商。此外,东芝半导体虽然是日厂,但目前已经被贝恩资本领衔的财团拿下,其背后是苹果、戴尔、SK 海力士等公司,基本上也都是美国和韩国的玩家。 韩国和美国,几乎已经垄断了全球的存储器市场。 (2017 年 Q1 各大半导体厂商营收排名,图片来源:IC Insights) 三星是全球最大的 DRAM、NAND 闪存、SSD 固态硬盘制造商。这些业务在 2017 年都取得了突飞猛进地增长。根据 IC Insight 的报告,今年 NAND 闪存市场增长了 44%,而 DRAM 市场则增长74%——而三星在 DRAM、NAND 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分别高达 47.5%、36.9%。 这也是为什么在 Galaxy Note 7 燃损事件之后,三星还能迅速恢复元气。因为 Note7 烧掉的那些钱,早就通过半导体业务赚回来了。 三星 2017 第二季度的财报显示,该季度三星半导体营收为 17.58 万亿韩元(约合 157.99 亿美元),营业利润为 8.03 万亿韩元(约合 72.16 亿美元),已经快赶上苹果 2017 Q3 季度的利润(87.17 亿美金)。 其实,三星成为存储器行业的霸主,也就是近 10 年的事情,在此之前,存储器行业属于美国和日本。 20 世纪 70 年代,存储器行业主要是美国企业主导,IBM、德州仪器和英特尔是最大的玩家。可到了 80 年代,日本电子产业崛起,日系的东芝、NEC(日本电气)、日立等厂商凭借强大的技术优势超过美国,东芝和 NEC 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厂商。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