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华为百万年薪的年轻人:科研能力不是简单用论文来衡量
据董家铭介绍,面试主要是问一些基础知识和参加过的一些项目。 之所以没有笔试,是因为“像林晗研究的领域,全国只有几个实验室里的几个人知道是做什么的,华为没办法考”。 对于林晗出现在高薪名单上而自己没有,董家铭称一开始的确比较惊讶,但很快释然: “我和林晗的研究领域差得挺远的。 林晗的论文题目‘异构融合平台’是研究国产芯片的,华为可能更需要这个。 ” 目前,林晗尚未去华为报到,他忙得马不停蹄。 8月8日晚,林晗从北京回到中科大的实验室,第二天则要去湖南参加某场学术会议。 此前,林晗被安虹安排到北京参与一个国家级的超算项目,项目要到今年10月才完工。 安虹强调,林晗此次参加的项目是国家级的。 国家级的项目林晗不止参加一次,安虹介绍,此前,林晗带领其团队实打实地研究一个暂时保密的国家项目两年,该项目将会在明年下半年或后年上半年发布,“林晗在一个国家级的超级计算机系统上做一个全新的系统软件,全中国有几个人能做? 这不能用论文来衡量”。 “我喜欢在人群中做一个不起眼的人” 和一般人印象中木讷的“书呆子”不同,1990年出生的林晗快要当爸爸了,太太的预产期在明年。 林晗的朋友圈封面就是自己和太太站在海边的背影,简介则是: 人生苦短,但求好玩。 林洪刚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儿媳是林晗的高中同学,他们是“自由恋爱,已经领证了,还没办酒席”。 “还抱得动我的大孙子。 ”刘法玉在电话那头掩饰不住开心。 安虹认为,此次华为给中国科技大学抛了一个绣球,幸运地砸到了林晗头上。 “很感谢华为的好意,认可我们科大培养出来的学生,”安虹说,“同时,这也让大家看到了中国计算机的核心技术被卡在了哪里—计算机的系统结构。 ” “现在很多孩子觉得学习系统结构太苦了。 ”安虹打比方,就像在体育这条路上发展,大家更倾向于选择乒乓球,而不是踢足球。 “现在学生一窝蜂地选择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热门专业,但是这些专业没有计算机系统根本做不成,计算机系统才是计算机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 1997年出生的易会特,将于今年9月份就读于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部,目前正在林晗所在的实验室准备“并行应用大赛”的参赛项目—智慧医疗,具体领域为鼻咽癌放疗靶区和危及器官的自动勾画。 易会特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直系学长林晗被华为高薪录用一事“并不羡慕”,但是对自己能够在培养出这么优秀的人的实验室里进行科研感到荣幸,并对个人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其实不应该机械地理解‘顶尖学生’,”安虹说,“实际上它只是一个名称而已,你也可以叫它‘杰出青年计划’或者‘优秀员工计划’等。 希望华为能够好好培养林晗,林晗自己也能够正确对待这件事情。 ” 实际上,林晗对接下来要走的科研道路看得很清楚。 “我当了二十多年学生,有一点书生气,想法上可能有些理想化。 ”林晗说话的风格,果然如五柳先生般散淡,“我对自己的定位很简单,就是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有意义的事,把这两件事做好,就够了。 在具体的方向上,我希望自己能在技术领域尤其是系统底层技术深耕,不断学习和打磨,加深理解,以求可独当一面。 如果幸运,能做出来一点小小的成绩,甚至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善了一些人的生活或者是影响到一部分人,那就最好了。 ” 【编辑推荐】
点赞 0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