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http://www.0713zz.com/)- 数据应用、建站、人体识别、智能机器人、语音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外闻 > 正文

数据中心架构三层到大二层的演变

发布时间:2021-05-02 11:54:23 所属栏目:外闻 来源:互联网
导读:的业务需求,保证数据的稳定和可靠。无论是互联网还是传统行业,都会有自己或大或小的数据中心,甚至如阿里云和亚马逊这种专门以出租计算资源的云计算公司,更是在全世界各地建立了不等的数据中心。 尽管到到如今的云计算时代,将数据中心自身的资源虚拟化以

的业务需求,保证数据的稳定和可靠。无论是互联网还是传统行业,都会有自己或大或小的数据中心,甚至如阿里云和亚马逊这种专门以出租计算资源的云计算公司,更是在全世界各地建立了不等的数据中心。

尽管到到如今的云计算时代,将数据中心自身的资源虚拟化以达到更高的利用率,有一点肯定,物理资源决定了虚拟资源的天花板。

物理网络的特性,例如带宽,MTU,延时等,最终直接或者间接决定了虚拟虚拟网络的特性。对网络性能进行优化时,有些物理网络特性可以通过升级设备或线路来提升,但是有些与网络架构有关。升级或者改动网络架构带来的风险和成本是巨大的,因此在架设数据中心初始,网络架构的选择和设计尤其需要谨慎。

那么,从过去的传统数据中心,到如今的云计算时代数据中心,中间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呢?

2.传统数据中心网络架构

在传统的大型数据中心,网络通常是三层结构。Cisco称之为:分级的互连网络模型(hierarchical inter-networking model)。

三层网络结构是采用层次化架构的三层网络,有三个层次:核心层(网络的高速交换主干)、汇聚层(提供基于策略的连接)、接入层(将工作站接入网络),这个模型如下:

  • 接入层(Access Layer):接入交换机通常位于机架顶部,所以它们也被称为ToR(Top of Rack)交换机,它们物理连接服务器。
  • 汇聚层(Aggregation Layer):汇聚交换机连接Access交换机,同时提供其他的服务,例如防火墙,SSL offload,检测,网络分析等。
  • 核心层(Core Layer):核心交换机为进出数据中心的包提供高速的转发,为多个汇聚层提供连接性,核心交换机为通常为整个网络提供一个弹性的L3路由网络。 一个三层网络架构示意图如下所示:换机和接入交换机之间通常使用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生成树协议)。STP使得对于一个VLAN网络只有一个汇聚层交换机可用,其他的汇聚层交换机在出现故障时才被使用(上图中的虚线)。

    也就是说汇聚层是一个active-passive的HA模式。这样在汇聚层,做不到水平扩展,因为就算加入多个汇聚层交换机,仍然只有一个在工作。

    一些私有的协议,例如Cisco的vPC(Virtual Port Channel)可以提升汇聚层交换机的利用率,但是一方面,这是私有协议,另一方面,vPC也不能真正做到完全的水平扩展。

    下图是一个汇聚层作为L2/L3分界线,且采用vPC的网络架构。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