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http://www.0713zz.com/)- 数据应用、建站、人体识别、智能机器人、语音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理解NVMe的内部实现原理

发布时间:2021-04-29 13:30:46 所属栏目:评论 来源:互联网
导读:Me的队列分为2种,其中一种是用于管理的队列,称为Admin Queue(管理队列),仅有一个,另外一种是命令队列(Command Queue),最多可以有65535个。其中命令队列的数量和模式都是通过管理队列来设置的。其中每一个队列实际上是一个队列对,也就是包括两个队列,

Me的队列分为2种,其中一种是用于管理的队列,称为Admin Queue(管理队列),仅有一个,另外一种是命令队列(Command Queue),最多可以有65535个。其中命令队列的数量和模式都是通过管理队列来设置的。其中每一个队列实际上是一个队列对,也就是包括两个队列,分别是提交队列(Submission Queue)和完成队列(Completion Queue)。提交队列用于主机端向NVMe设备发送NVMe命令,而完成队列则用于NVMe设备向主机反馈命令执行情况。实际上NVMe还有另外一种模式,就是多个提交队列共享同一个完成队列的情况,本文暂时不做介绍。

NVMe队列及命令的处理流程

上文我们知道NVMe是通过队列传递控制命令和命令等内容的,那么这里的队列实体到底是什么呢?其实这里提交队列和完成队列就是内存的一个区域。在数据结构原理上这里的队列其实是一个环形缓冲区,如图3所示。VMe通过一种门铃机制(Doorbell)来告知控制器命令队列是否有新数请求/命令。也就是说每个队列都有一个门铃指针。对于发送队列来说,这个指针表示的是发送队列的尾指针。主机端将数据写入到发送队列后,更新映射到位于设备寄存器空间中的门铃的尾指针。此时,在控制器端就知道有新的请求/命令到来,接下来就可以进行对其进行处理。

当控制器完成一个NVMe请求时,通过完成队列来把完成的结果告知主机端。与发送队列不同,完成队列是通过中断机制(可以是INTx,MSI或MSIx)告诉主机端。如图4是一个命令的完整处理流程。在这个命令格式中有几个字段本身是比较复杂的,限于篇幅,且不打算让大家看完本文后头疼,本文不打算介绍所有细节。本文简单的介绍一下该命令格式的几个关键字段。其中Command Identifier标识一个具体的命令。Namespace Identifier则表示命令发送到那个命名空间。Data Pointer 1 和Data Pointer 2则用于标识数据的具体位置。

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

  • NVMe的一个控制器下面可以有多个命名空间(Namespace),通过Namespace ID来标识的。
  • 命令与数据是分离的,并不像TCP那样数据在命令后面。

我们这里重点介绍一下Command Identifier,该字段占用4个字节的空间。虽然仅有4个字节,但有分为3大部分,6小部分,具体如图6所示。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