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http://www.0713zz.com/)- 数据应用、建站、人体识别、智能机器人、语音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信息自助餐时代,知乎如何在过载与过滤之间破与立?

发布时间:2018-02-13 12:16:19 所属栏目:评论 来源:吴怼怼(esnql520) 作者:王咩咩 今年是知乎七周年,
导读:副标题#e# 来源:吴怼怼(esnql520) 作者:王咩咩 今年是知乎七周年,这个数字可能让一些人感到诧异:知乎,居然已经七岁了? 是的,知乎早已算不上“小众”,去年 9 月它的用户数就突破了 1 亿——这被知乎CEO周源认为是“知乎从社区转向平台的标志”。 知乎

从小众走向大众,知乎经历了什么?

这种氛围,能持续下去吗?或者说,大多数人,喜欢这种氛围吗?

很长一段时间里,知乎都是互联网精英人士的自嗨。知乎早期实行“邀请制”,李开复、keso、和菜头等KOL都是活跃用户。 2011 年一个邀请码,在淘宝上甚至能炒到百元。

2012 年,周源曾问团队成员:你们想做一个服务少数用户的产品,还是一个服务大众的产品?所有人的回复都是后者,这才让他下定了开放的决心。 2013 年,知乎正式取消“邀请制”,当年注册用户就从 40 万,飙升至 400 万。

不过,在 13 亿人口的中国,百万用户的体量着实不多。既然决定要做服务大众的产品,就干脆把知乎的核心元素抽出来,去对标所谓的人性最大公约数。这几个词就是知乎一直说的社区精神:认真、专业和友善。

知乎开始进行密集的功能迭代,走类似微博的下沉路线。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扩大回答者的多样性,一方面降低普通用户的使用门槛。

知乎的用户认证体系,与别处不同。大多数平台更倾向于把粉丝数、名人身份作为主要衡量依据,知乎却没有所谓的大V,只有“优秀回答者”。想拿到这个称号,除了要提交现实社会中的资质证明,还要在知乎社区取得较高的“权重”。而这个权重,是根据用户过去在某一领域的回答表现计算的。

另一方面,问答逐渐不再是知乎的唯一形态。除了早就有的“知乎市场”, 2017 年知乎陆续增加了想法、热榜等功能,开放机构号注册,变得和微博越来越像。

这似乎是内容产品发展至今的必然结果。中国鲜有单纯的阅读工具,即便像“即刻”这样顶着IFTTT的帽子出现、惊为天人的产品,如今也多了热门、推荐、动态等功能,也有了“今天有什么好笑的”这种毫无营养的主题。多亏了这种“下沉”,即刻过去半年的日活,完成了从几十万到几百万的大跃迁。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