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现金贷”乱象 行业亟待正本清源
以下是利率排行榜。 为了掩盖住如此高额的利息,大多平台都收取“管理费”。“这些都是为了掩人耳目,实际上就是利息”,冯秉称。 这些平台中,有新成立的,如现金巴士、秒白条、魔法现金,也有一些从P2P和校园贷转型而来。 前端时间高调宣布退出校园贷的趣店集团,目前精力放在现金贷产品“来分期”上。其利率也颇为惊人,高达102%,算是大的平台中,利息偏高的。 除了高利息,另一个巨大的陷阱是高逾期罚金。 趣店集团曾曝出“天价滞纳金”,每天的滞纳金是未还金额的1%,只需要 100 天,罚金就滚动到和本金一样多。 而魔法现金客服称,每日逾期罚款为 74 元,假设借款金额为 1000 元,只需要 14 天,利息就滚动到和本金一样多。 谁会为了提前一周拿到 1000 元钱,而支付如此高额的利息? “大多都是黄赌毒”,冯秉称。因此,这个行业中,用户的高危和底层,也备受诟病。 这些人,大多会逾期,赖账,甚至,骗贷。 而谁来为他们买单? 比他们更为优质的用户,用高额的利息,为这群老赖买单。 这个暴利游戏中,吃亏永远是“老实人”。 靠着高额利息和天价逾期费,行业到了即便“坏账率不超过50%,就能盈利”的地步。 而另一边,借款人却在高额的利息下,被拖入黑洞深渊…… 04 人死债清 去年年底,玖富叮当贷被媒体曝出“借 5 万需还 17 万”。而这样利滚利的新闻,在业内实在不算罕见。 张闯见过最狠的一个案例,是借款一万,输进去一套房。 一个刚毕业的小伙,向现金贷平台借了一万块,一年下来,连本带息加滞纳金,变成了 4 万元。 催收员给年轻人出了个主意,让他去一个新的平台借款,先还自己平台的钱。 结果,连本带息,滚成了 8 万。 第二波催收人再次故技重施,让欠款滚成了 20 万。 滚到第四次的时候,年轻人已欠款 40 万。 “小伙子快崩溃了,催收的人丝毫不妥协,直接找到了小伙父母”,张闯说,老两口没有办法,将家里唯一的一套房贱卖,还清了债务。 不知从何时开始,催收能力成为了各个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帮助借款人“借新还旧”,是他们常用的手段。 但这个利滚利的游戏,终有崩盘的一天。当新平台的钱,再也覆盖不了利息,就是游戏终结之时。 “我们这行也有规矩,人死债清,欠再多钱,人一旦死了,就不会再骚扰他家人,”从业 10 多年,张闯的平台上,已经历了两个自杀的借款人。 “其中一个是小企业老板,债上借债,利滚利,最后到了 300 万,还不上了,他就带着媳妇在宾馆上吊自杀”,张闯说,这个小老板还有一个老母亲,人死后他们再试探性上门问了问:“还能还钱不?”老母亲就疯了一样。 张闯再也没有上门。 这个金钱场,最冰冷的底线,居然是死亡。 对于 90 后的阴旭阳来说,这样的人,他丝毫不同情,“都是从社会最底层往上爬,我也不在乎这个行业所谓的负罪感。” 已经是“大姐大”的黄晴,看多了“人间惨剧”,却受不了行业“原罪”,打算过两年转行,去做心理咨询师。 如此高的利息和罚金,各个平台却活得风生水起。 说白了,这个行业就是传统小贷、高利贷生意,全面互联网化,并开始线上线下同步蔓延。 “虽然国家规定36%以上不受法律保护,但也没说超了就是违法犯罪呀?”一位现金贷企业高管,对所谓的“高利贷”的指责,表现得轻描淡写。 在国际上,关于小额现金贷是否应该存在,经历了激烈地讨论。在美国,现金贷在十四个州以及哥伦比亚特区是非法的。 谷歌在今年 7 月也提出,拒绝“发薪日贷款产品”出现在谷歌搜索引擎中,称这一产业是具有“欺骗性的”和“有害的”,与谷歌价值观不符。 监管部门似乎有所察觉,但管理方式,却是“瓜分油水,雨露均沾”。 “这是一个看天吃饭的市场,吹的是政策风,只要上面不喊停,我们就可以继续赚钱”,张闯称。 遇上监管“严打”,只需乖乖“上供”。 “突然就查,我们也不能跑,执法人员上门,罚多少钱,就乖乖交了,” 2016 年,张闯公司被罚了 50 万,此后安然无恙。 而大部分从业人员,认为短期内,监管依然会是“真空状态”。 “我们是政府普惠金融的试验场”,某从业者称。 “现金贷确实能解决一些用户的燃眉之急”,冯秉称,在国际上,从现金贷诞生开始,对于它的争议,就从未间断,“只是,我国的现金贷,发展有点畸形了”。 多位业内人士称,要解决这些问题,无非做到两点: 利率打下来,监管挺上去。如此,行业才能从嗜血的阴影中重生。 (应受访者要求,本文部分人名为化名)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