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http://www.0713zz.com/)- 数据应用、建站、人体识别、智能机器人、语音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中国传统家电造芯20年 为何一事无成?

发布时间:2022-03-26 00:17:37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互联网
导读:让大部分人意外的是,传统家电公司自研芯片,已经有20年的历史。 今年年初,美的表示其自研的MCU控制芯片全年出货量约一千万颗,更早之前,格力也宣布其自研的MCU年出货量超过千万颗,引发业内广泛关注。 千万量级的芯片出货,如果是手机SoC的月销量,是一
  让大部分人意外的是,传统家电公司自研芯片,已经有20年的历史。
 
  今年年初,美的表示其自研的MCU控制芯片全年出货量约一千万颗,更早之前,格力也宣布其自研的MCU年出货量超过千万颗,引发业内广泛关注。
 
  千万量级的芯片出货,如果是手机SoC的月销量,是一个好数据,但如果是价格低廉的MCU,根本不值一提,更别说是年出货量。
  
  传统家电企业究竟为何如此积极入局芯片呢?是借由自研芯片的由头拉高自身股价,还是在国产替代热潮下借机享受政策红利?中国的家电企业们又是如何做到在涉足半导体20年后,依然没有成绩的?
 
  
  相比手机SoC,家电所需的MCU的技术难度偏低,研发投入较少。
 
  想要通过自研芯片降低成本难度很大,因为国内已经有不少芯片公司在中低端MCU领域已经有较强的实力,组建自己的队伍并投入研发,且不说能否盈利,能保持自负盈亏已是万幸。
 
  "他们不是想靠自研芯片赚钱,而是在学某手机厂自己囤备胎。"一半导体从业者表示。
 
  备胎一夜之间全部转正的故事至今令人动容,但无法否认的事实是,只拥有芯片设计能力而没有芯片制造能力,依然无法保障供应链安全,即便拥有一支战斗力强劲的芯片设计团队,也难抵产业链上下游的制裁。而芯片制造投入大,建造晶圆厂不在传统家电企业的计划之内。
 
  不过,家电企业自研芯片倒也不是完全没有优势,如果遇到缺芯的大环境,有芯片研发能力的家电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强。
 
  某芯片设计公司创始人解释这其中的逻辑:"家电厂商增加了芯片设计环节之后,就能跳过芯片设计厂商直接和晶圆厂对接,并同封测厂打交道,缩短了供应周期和节点,有一定的垂直供应链保障生产。"
 
  但这一优势也具有局限性。"实际情况是,市场需要看实际的经营情况,如果家电企业的产品单一且数量不够大,不一定会受到晶圆厂的待见。投入的有效性更多表现在建立起自己的芯片护城河。"
 
  这位创始人也承认,事实上有芯片自研能力的家电企业也容易身处劣势。
 
  谢智信也表示,做生意讲求利益,行业新兵的需求量远远赶不上传统平台,最终只能是需求量的一方更容易拿到订单。
 
  既不盈利,也无法保障供应链安全,难道传统家电企业们真的都只是想抢占风口分一杯羹?
 
  有人“上探”芯片产业链,有人炒房
 
  某家电公司研发总监韦无限告诉雷峰网,做产品的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追求极致的性价比,因此深入供应链寻找机会就成了一种必然发展趋势。
 
  尤其是当下家电企业们纷纷走上智能化转型之路,完全依赖现有市场无法满足产品智能化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要么找不到符合规格的产品,要么自己拼凑增加额外的芯片,最终成本会很高。"韦无限说道。
 
  另一位半导体公司创始人也表达了相似的看法,传统家电自研芯片在他看来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命题。
 
  "如果这样定义的话,如今的半导体公司瑞萨、飞利浦都是从家电做起的,三星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
 
  也就是说,虽然目前看来传统家电企业自研芯片。安全和盈利两样都不占,也不能就此否定部分企业进军芯片的初衷和决心。
 
  
  公开资料显示,海信是众多传统家电企业中最早启动芯片研发项目的公司之一,也是唯一坚持到今天的家电企业。而与海信同时期在芯片领域起步的TCL和海尔,没遵循这一发展逻辑,也没能取得成果。
 
  TCL在1999年同国有政策性投资机构国投电子共同投资兴建了爱思科微电子,作为909工程项目之一,运营不久未能继续下去。
 
  2000年,海尔在上海成立集成电路公司,并在5年之后实现MCU量产,但好景不长,同国际MCU巨头Microchip长达7年的专利诉讼之后元气大伤,海尔集成电路公司被买给东软,最终也在市场竞争中落败。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