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发布 Ryzen 9 系列移动 CPU,笔记本市场变天了么?
所以 AMD 在 Ryzen 4000 系列上舍弃了 Chiplets 封装结构,将 CCX 模块和 IO 模块封装在同一块芯片上,IF 总线连接 CCX 和 I/O。核显模块则由横置的 8 组 CU 组成,值得一提的是,Ryzen 4000 的核显采用了 Vega 的 3D 运算模块和 Navi 架构的编码解码引擎、显示特性模块组合而成,性能相对上代有着 59% 的提升。 ▲ APU 时间线 由于不再使用 Chiplets 封装,三代移动 Ryzen 的总线带宽和核内延迟有了显著降低。再加上 7 nm 工艺的加持,芯片能效比也有进一步提升。 当然,单芯片封装也有它的缺点,由于芯片大小限制,CCX 最多只能有两组,也就是 8 核。由于还需要为 Vega 留出空间,L3 缓存和 CU 单元也不得有所取舍。 在架构和制程的大步跃进下,Ryzen 4000 相对上代 IPC 性能提升 15%,单线程性能提升了 25%,单位能效直接翻倍。其中 15% 源自 IPC 性能提升,17% 源自设计改良提升,47% 源自 7nm 制造工艺提升。 对于笔记本来说,处理器究竟能发挥多大性能,不仅要看它的核心数量,频率规格,更重要的是看它的 TDP 和单位能耗比,单位能耗比越低的处理器,Boost 的时间就越长,性能释放的也更加充分。 得益于更高的功耗比和单核性能,TDP 同为 15W 的 Ryzen7 4800U 单线程性能比 3700U 提升了 25%。 接口和通道支持方面,Zen 2 加持的 Ryzen 4000 终于支持了最新的 Wi-Fi 6,4xPCIe 通道,NVMe,USB-C,LPDDR4X 4266 内存,算是补上了 A 家在笔记本端的短板。 在 CES 发布会上,AMD 已经用 15W 低压的 Ryzen 7 4800U 对比了 Intel 最新的十代低压处理器,根据 AMD 的测试,4800U 在 Cinebench R20 和 3D Mark 的多核测试中拥有碾压级的优势。 主流游戏本采用的标压处理器上,8C/16T 的 Ryzen 7 4800H 也在性能测试中轻松战胜了 6C/12T 的 i7-9750H 。就连同样是 8C/16T 的 i9-9880H,也被 Ryzen 7 4800H 打落马下。 现在,AMD 又公布了顶级性能的 Ryzen 9 系列,其中包括 4900H 和 4900HS 两款,都是 8C/16T ,拥有更多的 CU 单元,提升了基频和 Boost 频率,直接对标酷睿 i9 ,挑战 Intel 移动市场老大的地位。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