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组建的相关步骤及其问题解决
网络组建的基本流程包括:功能需求分析、网络拓扑设计、网络综合布线、网络地址的分配及规划、网络设备的选择等五步。 一、功能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阶段主要完成对用户方网络系统的调查, 了解用户方网络的需求, 或用户方对原有网络升级改造的要求。需求分析包括网络工程建设中的综合布线系统、网络环境平台、网络资源平台、 网络管理者和网络应用者等方面的综合分析, 为下一步制定适合用户方需求的网络工程方案打好基础。需求分析是整个网络设计过程中的难点,也是整个工程的基础。 二、网络拓扑设计 在完成需求分析后,便进入设计网络拓扑图阶段,即根据网络规模, 网络体系结构、 所采用的协议, 扩展和升级管理等各个方面因素综合考虑。 确定所需的各种设备以及各种设备之间以什么方式相互连接起来。 拓扑结构的设计直接影响到网络的性能、 网络安装难易度和维护的费用。选择网络拓扑结构的时候,应从经济性、灵活性和扩展性好、可靠性、易于管理和维护几个方面着重入手。因为, 拓扑结构的选择与传输介质的选择、 传输距离的长短及所需网络的连接设备密切相关。灵活性和扩展性也是选择网络拓扑结构时应充分重视的问题。 在此强调, 任何一个网络都不可能一劳永逸, 随着用户的增加,应用的深入和扩大,网络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特别是应用方式和要求的改变, 网络经常需要加以调整。 然而, 网络的可调性与灵活性, 以及可扩展性与建立网络时拓扑结构直接相关。 网络的可靠性是任何一个网络的生命。 当网络总的某个节点或站点发生问题的时候时, 网络不能正常工作。 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还直接决定网络故障检测和故障隔离的方便性。 总之, 网拓扑结构的选择, 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同时影响网络的运行速度和网络软硬件接口的复杂程度等等。 三、网络综合布线 在进行局域网布线与设备连接之前, 要对局域网组网范围内的建筑物分布, 建筑物层数及长度,网络信息节点的位置以及室内网络插座方位进行调查和定位, 规划出最佳布线路线方案,一般采用结构化布线方式。并根据网络拓扑图,留足设备连接所需的网线接口。 四、网络地址分配及规划 依据拓扑图的设计,进行合理的 IP 地址分配和划分。在局域网中分配 IP 地址的方法有两种:
组建局域网时还要注意 局域网上的所有计算机, 其 IP 地址的前三个字节都应该是相同的,而 IP 地址范围的两个边界地址则被保留为该局域网的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 五、确定网络管理方式 网络的管理方式有域方式和工作组方式两种:
六、网络设备的选择 网络组建的最后步骤是选择网络产品, 此时应考虑用户方的要求及其资金实力、设备的扩充能力和技术升级状况(尤其是核心设备),合理搭配选择网络产品。因此,选择网络产品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编辑推荐】
点赞 0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