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http://www.0713zz.com/)- 数据应用、建站、人体识别、智能机器人、语音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沙龙聚会 > 聚会 > 正文

法律界人士:网络暴力背后实为网络暴利

发布时间:2016-12-15 16:17:20 所属栏目:聚会 来源:法制日报
导读:近年来,在互联网上,隔三岔五就会曝出一起震惊网民的大事,或为举报贪腐、或为香艳八卦,每起事件都会附上当事人照片及相关的私人信息。这些热门事件或真或假,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事件的当事人都会遭到网民的戏谑甚至口诛笔伐。 日前,河北容县艾滋女事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姜红认为,此次“艾滋女”事件和“局长日记”、“兽兽门”等网络事件一样,再次提醒我们,网络并非一个虚拟世界,网络是现实社会关系的折射、放大,甚至扭曲。

  但是,“目前相关法律还不够完善,无法对网民形成强有力的约束”。有法学专家指出。

  据了解,目前我国在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等。“这显然无法应对日趋复杂的网络信息传播,对随意发布虚假信息甚至是恶意传播谣言的网民来讲,也没有完善的法律机制来加以制止和管理”。

  有法学专家分析,在一些网络暴力事件中,参与其中的网民应是责任主体,他们或是发表带有攻击性、侮辱性的失实言论,或是通过“人肉搜索”肆意践踏他人隐私,甚至对当事人的正常生活进行言语和行动的侵扰。但在具体的责任追究过程中,这种看似明确的责任主体却隐含着诸多复杂的因素,比如很多网民都是阶段性参与,导致无法对每个个体所承担的责任进行准确量化,再加上网络的匿名性又无法准确查询到网民的真实身份,所以很难对其作出严格意义上的法律制裁。 “缺少外在的法律约束不仅降低了网民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同时身处网络群体中,‘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也助长了网络暴行的蔓延。”

  有关人士表示,网络本身是一把双刃剑,用之妥当,可以监督不法行为;用之不当,则可能引发网络暴力,让公民的名誉权、隐私权等权利受损,助长网络暴戾之气。网络信息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现在最重要的是完善“他律”,比如实施网上实名制、加强对网站的监管等等。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