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阅读量忽高忽低,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怎么解决?
语义网络分析,原本是NLP(自然语言理解)及CS(认知科学领域)研究中的一个概念,用来表达复杂的概念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个有向图(有起止方向),其顶点表示概念,而边则表示这些概念间的语义关系,从而形成一个由节点和连线构成的语义网络描述图。 笔者在这里提及的语义网络是基于共现分析原理。共现分析的方法论基础之一是心理学的邻近联系法则(是指曾经在一起感受过的对象往往在想象中也联系在一起,以致于想起它们中的某一个的时候,其他的对象也会以曾经同时出现时的顺序想起),因而它是一种将各种文本数据/信息中的共现信息定量化的分析方法, 以揭示信息的内容关联和特征项所隐含的寓意。 比如,在一段文本中,共同出现的特征项(以词汇的形式出现,如人名、地名、物品名、各类形容词、副词等)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关联,关联程度可用共现频次来测度。 比如,在小说中的几个人物及其相关词汇(姓名、动作和情感描述等)多次共同出现在小说的各个章节(及其段落),可以反映如下事实: ● 这几个人物存在着一定的人际关系(或好或坏); ● 共同出现的频次越高,说明这几个人物之间的人际关系的强度越高,关联程度越大; ● 文本数据中共同出现的多个关键词在内容属性上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 作者在写作小说时用到的关键词与作者的写作风格密切相关。 以阿耐的小说《欢乐颂》为例,摘取其中某段文本进行示例,如下图所示: ▲《欢乐颂》某个段落的人物共现分析 从上段文字可以看到,“五美”中的樊胜美、邱莹莹和关雎尔在这两段文字中重复出现,说明这三人存在一定强度(关系密切或打交道的频率较高)的人际关系,而邱莹莹和关雎尔一同出现的次数见多,说明她们的关系强度要强于二者同樊胜美之间的关系。 对全本小说进行语义网络分析,则可得到全本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关系图谱,主要是以其中的五个女性角色为轴线来展开故事情节的,其中安迪的“戏份”最多。 ▲《欢乐颂》全本人物网络 在接下来的分析中,笔者希望通过对相关主题及其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强度来启迪思路,找到哪些情节脉络或是写作套路比较受读者的青睐。 (2)对提取语料进行语义网络分析 对获取的语料进行语义网络分析,经调整后得到下图。 ▲对语料中的200个关键词进行语义网络分析 上图中,根据各个词汇图标的大小及其之间的关系特征(线条粗细表示关系强弱,箭头指向“枢纽型”关键词)来找出主流线索,再结合“青春文学”的一些背景知识,分析结果如下: 脉络1:霸道-冷酷-无情-倔强-温柔-阳光-可爱 结合一般影视剧及小说情节,这是典型的玛丽苏遇到高冷高富帅,开始各种“傲慢与偏见”,但后来冰释前嫌、如胶似漆的套路,韩剧里上演过无数遍,具体情节请脑补,不解释。。。 脉络2:青春-年少-校园-相遇-相识-爱情-美好-最终-友情 主线很清晰,青春年少的男女猪脚在校园里(高中或大学)偶遇,再到相知相恋,度过美好的蜜月期,最终因为各种纠葛回归友情。。。 脉络3:豪门-千金-穿越-重生-小时候-相遇-美男-爱情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穿越题材,满身戾气的女主角穿越到过去,直接到了小时候,获得了新生,历经种种打磨和历练,和男主角终成正果…这块笔者不擅长,具体情节请脑补或者参照“千与千寻+步步惊心/穿越时空的少女”。。。 当然这样的思路还有很多,这些关键词及其之间的关系可以给我们的内容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路,更重要的是,这些思路在某种程度上(大量数据积累)能反映目标人群的阅读偏好,可以作为我们内容输出时的参照系。 当然,这里是基于文本大数据得出的结构和框架,如果再结合内容创造者的妙笔生花的写作功力及真挚细腻的细节填充,相信也能“化腐朽为神奇”,写出如《步步惊心》《左耳》这样不落俗套的青春文学作品来。 公众号的定位与内容初始化 根据上面对目标人群的基本信息及阅读偏好进行间接获取后,综合得出下表: ▲目标人群的群体画像及其阅读偏好 上表是接下来进行本公众号进行定位和内容初始化的依据,以下是其“分解”后的具体操作模块: ▲该公众号的定位和内容初始化 1.内容调性 (1)语言风格 公众号的语言风格,也就是“文风”,是严肃的、活泼的、文艺的,还是幽默的,直接取决去公众号所面对的目标群体是哪些。 根据上述目标人群的年龄段、性别、地域及兴趣标签分析,语言风格以广受年轻人青睐的幽默、活泼风格为好。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