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http://www.0713zz.com/)- 数据应用、建站、人体识别、智能机器人、语音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器 > 安全 > 正文

浅析RFID感知及应用的发展及形式

发布时间:2022-07-27 11:03:40 所属栏目:安全 来源:互联网
导读: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devices)技术(简称RFID),诞生于上世纪四十至五十年代,发展至今,经过了多种新兴技术的融合,形式与应用范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今的RFID技术,在融合了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技术无线信息、能量传
  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devices)技术(简称RFID),诞生于上世纪四十至五十年代,发展至今,经过了多种新兴技术的融合,形式与应用范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今的RFID技术,在融合了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技术无线信息、能量传输(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技术、物体识别(object identification)以及高效低能耗感知(energy efficient sensing)技术后,已被认为是未来信息系统中传感和通信的新范式,并且它还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信息技术之一[1]。RFID技术具有非接触式传感、无线信息传输、标签无线供电、易于部署、非视距传输、灵活可粘贴性等特点,是未来物联网应用和工业制造4.0(智能制造、物流、医疗保健、农业、食品供应链)的关键技术。
 
  2.1 无芯片(Chip-less)RFID
 
  以往通常意义上的RFID标签,采用的工作方式为电感耦合以及后向散射,其标签本质上就是带有硅芯片的集成电路,而目前人们为了提高RFID部署的便捷以及降低布设成本,提出可以使用不带有硅芯片的RFID标签,其工作方式就是改变RFID标签的无线电波形来传输数据而不需要复杂的集成电路,本质上就是通过电路频率谐振效应进行工作。Chip-less RFID原理图如下图一所示。
 
  柔性RFID印刷技术主要用于制造基于芯片的RFID天线和无芯片RFID。对于RFID标签制造,新型标签在相纸、塑料或纺织品上打印石墨烯、银或铜等纳米粒子进行电路的集成。近十年来,资源的稀缺、产品的快速更新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市场对现代技术提出了低成本、灵活、绿色的要求。作为一种电子基板,纸基板具有成本低、量产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同时,虽然纳米颗粒导电油墨是由多种材料(如铜(Cu)、金(Au)、石墨烯、碳纳米管(CNT))制成的,但银纳米粒子油墨是印刷纸电子导电迹的新选择。
 
  通过利用新型标签打印技术,可以制造更廉价、性能优越的RFID标签。
 
  2.2RFID标签集成电路发展
 
  在RFID应用中,许多新型的RFID 集成电路方式被发明作为RFID标签,包括UHF EPC Class-1 G2和NFC ISO/IEC14443和ISO/IEC15693,其中的一些代表性集成电路技术总结在表一中。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