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易凯资本王冉:谈ofo、乐视以及投行新物种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划重点:
文/腾讯科技 冯军 7 月 6 日上午,ofo宣布完成了超过 7 亿美元的E轮融资,阿里巴巴、弘毅投资和中信产业基金联合领投,滴滴出行和DST持续跟投。在这个交易中担任ofo独家财务顾问的是中国新经济投行中成立最早的易凯资本。 如果算上之前完成的小鹏汽车 22 亿元A轮融资、联合丽格的 2 亿元B轮融资以及和谐汽车旗下公司引入2. 8 亿元战略投资,易凯资本仅仅在过去一个月里就已经把接近 80 亿元的资金放进了中国公司口袋。 然而,在这靓丽的成绩单背后,易凯之前已经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曾经在博客时代和微博初期收获了大量人气的易凯创始人王冉,除了每年拿出一两篇对创投圈颇具影响的重头文章之外,很少抛头露面。“我已经有 10 年不怎么上电视了”他说。 在宣布ofo交易后,王冉接受了腾讯科技的专访。当我们试探性提出,希望不设话题禁区时,王冉答复:可以。 于是,这个中国第一代新经济投行的创始人谈起了很多他第一次向媒体透露的话题,譬如关于ofo、乐视投资的前后,关于他的竞争对手包凡(微博),以及如何将易凯资本打造成“投行新物种”。 关于ofo融资和共享经济 腾讯科技:祝贺易凯最近好消息不断。说说ofo这轮融资吧,你们具体在里面都做了些什么? 王冉:很多事情涉及公司的商业机密不能讲,譬如我们都带公司见了哪些投资人,交易是怎么谈成的,还有谁特别有兴趣但这次却没能抢到份额,估值是怎么算出来的等等,这些当然都不能说。不过你记得后来公司管理层和投资人都用了“共享单车谁是第一,你只需走到任何一个街角,然后开始数数”这种说法吗?这个最早就是我们在融资文件里提出来的。当你确信自己是领跑者的时候,这种说法就很有效,不信咱俩现在就看着窗外数数? 腾讯科技:ofo之前好像用的是另外一家财务顾问,你们是怎么抢下来的? 王冉:那家机构也是很优秀的FA,只不过到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自然会有不同的选择吧,我们的客户也偶尔会有被大行抢走的。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FA就不能只靠个人努力了,后面还是需要一些机构化、平台化的综合服务能力。 腾讯科技:有人说共享单车造成了大量废铜烂铁,也占用了很多公共资源(譬如街道),你怎么看? 王冉:我更多看到的是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绿色和健康,很多多年不骑车的人又重新开始骑车了。ofo和摩拜他们用投资人的钱帮用户养成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其它的问题都可以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解决。 腾讯科技:你看好共享充电宝和共享雨伞吗? 王冉:你看好共享篮球吗? 关于乐视和贾跃亭 腾讯科技:最近乐视新闻不断,他们好像也一直是你们的客户。 王冉:去年四月份,我们帮乐视体育完成了一轮 80 亿元人民币的私募融资,这也是中国体育史上最大的一笔融资。后来发生的事情非常可惜,乐视体育本来可以发展得更好更快。 腾讯科技:你是说如果不是大股东抽逃资金的话? 王冉:我们不能活在“如果”中。在乐视体育发展初期,贾总也给了它很多的支持,没有那些支持也不会有 80 亿融资的辉煌,这些都是事实。不能因为后来发生的事情就忘记一些基本事实。 腾讯科技:上周三在贾总发声的前一天你曾经公开发微博对他表示支持。 王冉:我是觉得中国的企业家的确很不容易。譬如,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要想做得更大,就一定要和金融机构打交道,而金融机构大都是国有的,它们的逻辑和市场的逻辑往往很不一样。当企业发生危机的时候,市场化的金融机构会想我们怎么把损失降到最低,而非市场化的金融机构往往会想我怎样才能不犯错误不被指摘不被写告状信。为此他们可能宁可让冰棍儿化了,因为冰棍儿卖便宜了是他的错,冰棍儿化了是冰柜的错。 腾讯科技:你在乐视刚刚IPO的时候曾经公开质疑过乐视,后来却成了乐视的坚定支持者。这中间的转变仅仅是因为在商言商吗? 王冉:完全不是,如果不是乐视先转变了我们是不会有“在商”的前提的。虽然乐视IPO的事情比较受争议,但我看到老贾在IPO之后的确是想认真做点对用户和行业有影响的事情,而不是套一把现就走。但真正打动我的还是它们的团队,从最早接触的乐视影业的张昭,到后来接触的乐视体育的雷振剑,都让我感受到一种大公司身上很难感受到的创业激情。 腾讯科技:贾跃亭已经辞去了乐视网的全部职务,专注于乐视汽车生态。未来易凯还会继续支持他吗?你会担心你们自己的品牌和声誉因此而受到负面影响吗? 王冉:我相信老贾一定会回来,希望他归来仍是少年。企业会有起伏,人生也会,易凯不会因为这些起伏而离开曾经共过风雨的朋友。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