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http://www.0713zz.com/)- 数据应用、建站、人体识别、智能机器人、语音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人物访谈 > 专访 > 正文

对话王俊煜:做一款站在今日头条对立面上的阅读产品是必要的吗?

发布时间:2016-12-27 05:27:46 所属栏目:专访 来源:PingWest品玩
导读:副标题#e# 不久之前,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在采访中再次强调要克制人工对机器的干涉,也再度引起许多对“技术中立”话题的讨论。豌豆荚和轻芒的创始人王俊煜读完这个报道,思考了好几天。尽管会被人解读为是在反对张一鸣和今日头条,但他还是仍不住在知乎讨

P:我自己是读新闻传播的,我们念书的时候会有两个特别老的话题持续在讨论。第一个就是作为报人,你究竟是要去迎合读者,还是要引导读者。第二个就是,传播效果究竟是内容决定的,还是技术决定的,涉及到那些麦克卢汉那些人的一些看法。但是到了互联网阶段,这两个问题都更加复杂了,没有那么简单,更不是二元对立的。其实本质上跟我们在讨论的我认为还是同一件事。

包括你在知乎回答和评论区,讲到《纽约时报》的历史,讲到《南方周末》的历史,去做对比。那为什么以前的报纸是从庸俗开始,慢慢到高品质内容,严肃的东西?而互联网最早期的时候是精英的,到现在所有人都使用互联网,一些大众的,像今日头条这样的产品商业上会更加成功,这是为什么?

W:我自己的感觉是说,社会的进步不是由文人精英的想法去决定的。所以这是我后来在读这些历史之后一个比较深的感想,《南方周末》如果在 1984 年创刊的时候就刊登高品质内容,是今天这个样子,它有没有市场,能不能活下去?我觉得一定是没有的。八十年代的理想主义,当时有《世界经济导报》之类的那些报纸,做的是那一类事情。《南方周末》到九十年代之后也发生了几次转型。我开始读是 1997 年、1998年,当时社会话题更多,等到我们大学毕业的时候,2005 年、2006 年的时候,基本上它已经变成以政治经济报道为主的报纸。它当时关心的社会话题,跟后期到现在,本身也是发生了很多变化。

精英和大众不是二元对立,每个人都想追求更好的自己

W:包括我看《纽约时报》的历史,感触比较深的是,那其实不是少数几个精英的理想来决定说做什么样的报纸能够成功,而是纽约的社会阶层出现了对这个东西的一个需求,历史的进程也是比较重要的。我确实也不是特别喜欢很多人那种觉得自己是一个救世主的姿态,要去教化大家。当然媒体应该起到这方面的作用,说中国的现状大家满不满意,不满意,所以你其实能起到一些作用。

P:你应该走到人民的前面。

W:对,你可以把他往一个更好的方向去推进。但我并不觉得说,你应该觉得自己比受众更高级。所以我现在的想法是,其实我也是给用户想要的,但我想挖掘用户的不同的一面。

大家喜欢读《南方周末》,不是因为《南方周末》的价值观本身有多么不同,而是说其实我们读的时候,发生了共鸣,那也是我们想要的东西。在九十年代末,我开始读《南方周末》的时候,有没有其他的报纸能够提供这样的价值?没有,所以《南方周末》在商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我觉得这首先也是一个商业上很大的成功。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左方(《南方周末》创始人)曾经说,早年《南方周末》的工资非常高。所以我感触也蛮深,要把一件事情做得真正对社会有影响力、有贡献,那你还是得面对所谓的现实。但是面对现实以后,去挖掘哪一面,这是一个主动的选择。但你一定还得理解用户需要什么,这个时代需要什么,说得大一点,时代精神在什么地方。

包括今天这么多人吐槽今日头条,本质上来讲,也是他们认为头条不符合他们的需求,头条没有给他们想要的东西。那我们能不能给他们想要的东西?这是我想去问的一个问题,或者想去做的一个事情。所以我觉得不是说我们引导还是迎合,不是在这两个之间去做选择,我们一定得去理解用户,读者想要什么东西就给他们这个东西。但是你可以有不同选择。

P:读者想要的东西不是单一的,不是高雅和低俗二选一。

W:对,好像我们经常讲到说读者想要什么东西,那一定是低俗的,我就不明白这个东西的来由是什么。我那天在讲迪斯尼,多么成功的媒体公司,我当时没有想到它市值那么高,顺手查了一下,发现它是百度市值的三倍,170 billion 。

我读过一些传记,迪斯尼特别强调真善美对不对。每一个故事都必须是 family circle,大家在里面能够得到正能量。这一样是非常受欢迎的故事,一样是用户想要的故事。所以另一方面,不管媒体还是互联网不变的是,媒体行业本质上还是提供故事,大家在这个故事里面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在故事里面得到的是一时快感,可能会有冲动,会有欲望,可能会点击更多,但这个东西又确实没法儿持久。

比如我也确实知道头条的产品同学也在担心,用户看腻了怎么办。你受到反复不断的刺激,这个刺激会慢慢减弱。你在给用户推送的故事里面能带给他什么,什么是更长久的价值,这个用户才有可能跟你走的时间会更长一点。

P:可能头条也面临这样一个转型,或者提升用户内容品位的问题?

W:我觉得本质上不是说头条怎么去提升用户的品位,而是说用户的品位本身会提升。

P:就好像我们在朋友圈看多了鸡汤,看多了养生,可能之后你就会厌倦。

W:对,但是传统媒体确实有时候有种过高的姿态,鄙视这些东西。但是你想我们小时候也看读者,也看青年文摘,一样的,你肯定会经历那个阶段,只是在经历那个阶段以后,也许你也会停在那个阶段,也许你会找更好的东西。我们是想,大家去找更好的东西的时候,轻芒要提供一个上升通道,这也是用户想要的。

P:是的。有一个问题,你怎么看川普的成功?

W:我觉得这个问题跟我们刚才讨论的问题确实有相关性,其实我觉得也是一样的。所谓的文明或者精英阶层,跟底层人民的想法还是太脱离了。

P:那怎么办呢?

W:其实现在 Facebook 在美国,受到跟头条类似的压力。

P:是的,很多人批评它谣言泛滥什么的。

W:对,我觉得确实也说得对。如果你说像什么颜色革命是有我的 credit,为什么川普上台就要说跟我没关系?其实是一样的事情。

P:才几年时间,Facebook 在主流媒体上的印象好像就完全不一样了。

W:但也是一样的,你说像主流的媒体,它怎么去理解用户的心思?说起来,其实 Democrat,奥巴马上台也是靠社交媒体,现在民主党也是败在了社交媒体上。

P:有人分析原因,因为互联网更普及了,可能现在的社交媒体更加接近于真实社会,可能原来的互联网用户平均水准要稍微高一些,因为它有一些门槛。

W:对,但肯定还是跟现在的社交媒体本身的机制会有一些关系。但我觉得也跟民主党过于傲慢有关系,现在选举后复盘,会看到很多报道说,当时党内一致认为胜券在握,所以很多东西也没有太在意,这肯定也有关系的。其实说白了就是脱离群众。

P:当时我看到一句话,就是一个社会的落后,首先是精英群体的落后,精英群体落后的标准是什么?就是他们在指责人民的落后。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