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富士康:流水线上的年轻人平时在玩哪些游戏?
小梦是湖北人,九零后。作为大专生,小梦入职之后就是师三级,工作内容主要是坐在办公室里画图纸。他的游戏经历跟一般二三线城市的九零后年轻人差不多,初中跟同学打CS,高中跟同学们一起打CF,上了大学又跟同学一起打《英雄联盟》。他还玩过几天《剑三》,这也是他唯一的一次游戏消费,“那游戏不花钱不让玩”。现在小梦每周会跟同事玩几局英雄联盟,但这种游戏活动更多地类似于社交,他其实不大喜欢这款游戏,因为他“不想跟着游戏里的套路走”。辅助就不能碰兵,上单就一定要肉,雷霆咆哮就不能玩中单——“一开始都好玩,就跟剑三我喜欢升级一样;可一旦到了满级,要干的事情选择就非常少,就没意思了”。在受访人中,像他这样对《英雄联盟》既不满又经常玩的玩家并不少见,他们都觉得《英雄联盟》太复杂,规矩太多,但他们又害怕被周围的人们丢下。 相比和同事们一起联机,小梦更喜欢一个人玩单机游戏,他也是本次采访中唯一一个玩过单机游戏的玩家。他经常在豌豆荚这类渠道APP中寻找好玩的单机手游,下载完游戏之后他就会马上卸载渠道软件,“省的它老给我推送”。他印象中最好玩的游戏是《机械迷城》和《纪念碑谷》,这两个游戏他通关之后并没删除,而是任由它们占用着手机内存。小梦说他知道这些游戏“本来都是要卖钱的”,他也觉得用盗版不大好意思,但在他身边的环境里花钱买游戏实在太另类了,“别人会觉得你怪”。 小梦还是我遇到的所有富士康师级(或以上)员工中唯一一个与一线普工保持着交流的人,他说这可能是因为自己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大好,比起高高在上的台干来,普工还叫他觉得更亲切一些。他跟这些普工聊过天,试图追求过普工姑娘,还尝试过与他们保持比较长久的友谊。刚刚到富士康工作时,他曾经为普工们的静电工服而有些吃惊;那些工服上装着不用钥匙就卸不下来的长长锁链,像是把工人们“锁在地上“,而线长和干部的静电环则是自由穿脱的。当然,他事后也觉得这样做是对的,富士康厂区对面有许多挂着“回收静电设备”广告的小商店,如果静电环不上锁,很可能不出几天就全都“流通”出去了。 小梦是个有点纠结的年轻人,他似乎游走在“普工”与“师级干部”之间,家庭背景与普工相近,受教育背景却属于干部那一层。普工年纪大一点就会攒钱娶媳妇,而师级员工大多月光,而小梦下意识地存着钱,却又觉得自己这样“过的没意思”。 他说富士康最大的问题是“总希望你固定下来”,可他又觉得“自己总飘着不好,想赶紧稳定”。他批评普工们做事情只想今天,今朝有酒今朝醉,可他也承认想明天“好像确实没什么用”。接受采访也让他觉得相当纠结,一方面他想聊聊对富士康的各种感想,另一方面又觉得“不想诋毁富士康人的形象”。他有很多问题想问,比如“北京有富士康吗?”——但问题出口之后,他又会马上退缩,似乎问这些无关的事情是不成熟的体现,是在犯傻。 采访结束的时候,黑黑瘦瘦、穿着条纹T恤的小梦摘下眼镜给我看,“不戴眼镜的话我看起来就是个普工吧?”——确实如此。但正是眼镜,以及导致他戴上眼镜的那些读书时光;正是这些将他与普工区分开来,流向了不同的人生轨迹。
不知为何,观澜本地的妇科医院都打出“政府援助人工流产价格”的招牌,可能是觉得加上政府二字会显得有说服力一些。顺带一提,这个广告牌对面是一家幼儿园。 富士康厂区外遍地都是培训机构,这些培训机构大多是两三层的平房,设备简陋,但什么都敢教。但它们刻意规避“工厂里”用得到的技巧,比如焊工和电工;最普遍的课程是美发、美甲、化妆、编程、财会——这些技能正好超过现实一点点,让人觉得即伸手可及,又足以称之为努力方向。 顺便一提,在各种看起来很厉害的“培训后”职业成就里,“游戏策划”跟“化妆技术总监”并列,让人多少有些心情复杂。 每家培训学校门口都贴着密密麻麻的“优秀毕业生”头像,按照这些红底证件照头像下面的“培训成绩”来看,大部分受训者都在25岁以下,培训前的职业无一例外是“普工”。年轻女孩对于美发美容行业都有着天生的憧憬,培训学校也乐意让她们觉得“以爱好为工作最幸福”; 观澜地区出产着数量庞大的美容类速成技术人员,她们支撑起了数量同样庞大的美发店。采访时我们曾见到多家美发店下午时分拉出所有员工站在门口喊口号,而店里则空无一人。在这些店铺对面,“高价回收富士康劳保用品”的小卖部鳞次节比,老板们懒洋洋地靠在墙边盯着路人看。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