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反病毒尝试室马劲松:和“AV”有关的日子
人人都被迫接受某些事实。例如我们的世界无法根除犯罪,例如网络空间无法灭绝病毒。正是因此,我们需要 AV 常驻在系统之中。不要误会,AV是 Anti-Virus(杀毒软件)的简称。 杀毒一如缉凶,通俗来讲就是依靠通缉犯的照片(病毒样本),找到乔装改扮的罪犯(病毒及变种)。被广泛安装的腾讯管家类软件,其中都搭载了腾讯反病毒引擎 TAV。而这个引擎,出自腾讯反病毒实验室之手。 杀毒引擎就像一部汽车的发动机,你无法通过外观来判断它的性能。想要知道它究竟有多大的能力,非得亲自踩下油门不可。当你每次点击查杀病毒的时候,实际上都在和实验室的每一位安全专家“对话”;然而在现实中,用户却很难有机会和他们面对面交谈。 雷锋网采访到了腾讯反病毒实验室的负责人马劲松,他讲述了腾讯杀毒引擎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 【马劲松】 血战地址栏作为一名技术出身的“病毒杀手”,马劲松谈吐沉稳,有一种老刑警的风范。 杀毒的本质是技术对抗,而这正是他一直以来专注的领域。马劲松仍然可以清晰地回忆起十年前自己刚到腾讯时的“特别任务”。
搜索引擎的流量决定了广告收入规模。通俗来讲,这就像幼儿园的老师让小朋友排好队,排在第一的就可以得到小红花,于是面前的小朋友就开始了你争我夺的“厮杀”。
这样的升级开始以周为单位,之后逐渐白热化到以天为单位。让马劲松颇感骄傲的是,对抗到后来只要下发几十个字节的配置升级文件,就可以保证搜搜的搜索接口排到队首。甚至有的时候,他可以研发出一个“大版本”,让对手两三天都没办法破解。 虽然对抗激烈如斯,但是所有的搜索厂商都在遵守着同样的江湖规矩,那就是:所有的对抗只能在后台进行,不能弹窗,不能崩溃,不能让用户有所感觉。 正是因为如此,在马劲松眼里,十年前的这场混战更像是技术的竞赛,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战争。
这个观点也成为了后来腾讯反病毒引擎的行为哲学。 手工打磨一部杀毒引擎2010年,世界上还不存在一个为名“腾讯杀毒引擎”的东东。但是命运总是这么让人猝不及防,3Q 大战爆发。
但是,鉴于腾讯的体量、用户量,当然还有他们对杀毒引擎要求的迫切程度,某厂商制定了苛刻的协议,要了一个高出天际的价码。用马劲松的话说,这个价钱“让人惊愕”。他十分愤怒,然后交了钱。 然而,这部宾利价格的引擎却只提供了夏利引擎的性能。“一旦跑起来,马上占用 200M 内存,连打开 Word 都很卡。”时隔六年,马劲松仍然忍不住吐槽。“而且使用过程中,有客户反应有的病毒查不到,清不掉。我们只好给厂家反映,他们态度倒是很好,24小时响应。只是接到我们的反馈之后就杳无音讯,几个月都不升级。”而这是传统杀软厂商的通病。 2011年,忍无可忍的马劲松拍案而起,决定搞腾讯自己的杀毒引擎。
上线测试之前我就觉得应该不会太差,但是收到第一份测试报告的时候我还是非常兴奋,因为我们的引擎对病毒的检出率指标一上来就排在所有竞品的中上等位置。
为此,, 马劲松带领兄弟们做了如下几件事:
从2012年中期开始,TAV 的资源占用逐渐达到了马劲松的理想状态,用他的话说,“这才是互联网厂商做的杀毒引擎”。他告诉雷锋网,现在电脑管家内的 TAV 引擎,包括病毒特征库在内总体积只有不到 10M。 从那时开始,使用了 TAV 的电脑管家在VB100、AVC、 AV-Test 等国际杀毒软件的官方测评中一直保持在第一梯队,在 PC 杀毒领域紧紧追赶卡巴斯基,小红伞等超一流杀毒引擎。 【2016年度,TAV 将要参加各种机构测评的“日程表”】 有了自己的杀毒引擎,马劲松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畅快:“这几年我们偶尔还会遇到疑难病毒特殊样本的处理。之前有一个复制能力很强的宏病毒,我们向 OEM 引擎反映了两三个月,都没有得到处理;而我们自己的团队算上关键模块开发的时间,也只用了一周左右就实现完全查杀了。” 马劲松告诉雷锋网(搜索“雷锋网”公众号关注),在杀毒引擎进化的过程中,云的功劳无可替代。一些大体量的陈旧的病毒样本可以放在云端,而目前流行的传染性强的病毒放在本地,也成为了目前各家杀毒引擎的标配。 哈勃创生一套完整地反病毒体系,不仅应该有“对着照片抓凶手”的前端查杀引擎,还应该有“判断谁是凶手”的后端侦测系统。在最初的阶段,TAV 的病毒库来源的主要部分是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来的样本。但是在 TAV 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马劲松发现,对于这些样本,自家引擎已经游刃有余了。 于是哈勃系统出现在他们的计划中。简单说来,哈勃就是通过对全网所有文件进行全量分析,然后根据文件的行为检测出新病毒的系统。通俗来说,这个抓捕能力很强的“警察局”要开始增强自己的侦察能力了。
告诉哈勃怎样来判断一个文件究竟是不是病毒,这件事情其实远比想象中复杂,因为马劲松和团队面对的,是一个个病毒背后活生生的黑客。
马劲松告诉雷锋网,由于分析的数据非常庞大,哈勃引擎还可以产生出质量很高的威胁情报。 “在这些病毒样本中,我们可以提取到 IP 地址、URL 地址、手机号、短信号、E-mail 地址。这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信息。例如你可以通过 E-mail 查询到注册者的信息,通过网址也可以查询到注册者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提供给腾讯内部以及合作伙伴,看到整个网络中对特定目标的攻击态势。” 【2015年冬天,马劲松和同事们在办公室等待测评结果】 最难跨越的是最后一步2015年6月,马劲松和反病毒实验室接到了一项艰巨的任务,那就是扛起“手机病毒查杀”的重担。虽然团队专家之前对手机病毒有所研究,但是主攻方向一直是 PC 端。
马劲松说,他尽量不让兄弟们加班加点,从容有序地完成这个庞大的计划。他告诉雷锋网一个印象深刻的场景:
虽然检出率超过98%就被认定是满分,但是“98%”的数据还是让马劲松觉得很刺眼,因为这意味着距离100%还差两个百分点。但是这2%的距离,却不是轻易可以补足的。奇怪的是,说到如何补足这两个点,马劲松觉得并没有独门绝技。“并不存在我做了某件事,就突然提高了这两个点的一一对应关系。我们其实就是把所有的细节重新扣了一遍,优化了所有觉得有进步空间的逻辑。功夫、心态,98%到100%就差这点距离。” 2016年3月,TAV 在手机病毒查杀评测中第一次拿到了100%的成绩。 【AV-Test 2016年3月 移动端杀毒软件的测评报告,腾讯和其他公司并列第一(并列先后顺序按照公司字母排序)】 “从这以后,我再也看不到竞品的同学秀他们的评测成绩了。”马劲松对此非常骄傲。 说到当年研发 TAV 的初衷,马劲松颇为感慨:
故事的发展印证了这位“老刑警”的判断,2014年,国家发布规定,国有企业禁止采购国外的杀毒软件。 在马劲松心里,TAV 站在中国的网络边疆之上,守土有责。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