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撑腰,500亿美金估值的滴滴在国内外投资了这么多公司
2016 年 3 月,滴滴出行在上海自贸区设立全资子公司「众富融资租赁(上海)有限公司」,其股东为香港子公司「快富控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 10 亿人民币,法人代表为滴滴创始人程维,经营融资租赁、担保等业务。这也标志着滴滴正式涉足汽车金融领域。 2016 年 8 月,滴滴在其手机 App 端的试驾商城中推出了其分期购车产品「滴分期」。 另外,滴滴出行还通过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注册了深圳北岸商业保理有限公司,涉及商业保理等金融业务。还有一家曾用名南岸(上海)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工商信息,当时的经营范围涉及到保险经纪等业务,但是之后更名为上海桔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也变更为从事网络科技、计算机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等业务。因为保险经纪等业务受到国家政策的限制,可能因此而转型。 2017 年 3 月,有消息传出,滴滴出行将全资收购持牌支付机构一九付,以获得支付牌照,交易价格为 4.3 亿元。不过交易双方当时均否定了此条传闻。 作为国内最大的出行服务商,滴滴掌握了大量的用户用车需求,并且平台上有大量的司机,以及对接了很多租车企业,每日产生巨额的交易费用,无疑的是,支付牌照是滴滴做互联网金融业务绕不开的一环。 当然,互联网金融业务相当复杂,而且受到国家政策法规影响比较大,滴滴想吃下这块大蛋糕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 与车最近的滴滴,不能无视对「无人驾驶」的技术投资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无人驾驶领域因为有着巨大的行业前景和想象空间,因此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无论是谷歌、苹果、百度等互联网巨头,还是特斯拉、通用等汽车厂商,又或者是 Uber、Lyft、Grab 等出行服务商,都将无人驾驶视为重要战略。滴滴出行也不例外。 去年年底,滴滴在硅谷成立无人驾驶研究室。其高级副总裁章文嵩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滴滴主要做无人驾驶辅助技术,用于提高司机驾驶安全。 程维在接受美国彭博社《商业周刊》采访时也提到了滴滴正在研发无人驾驶技术,并在美国硅谷招聘数据科学家,以帮助公司研发无人驾驶汽车。程维表示,他与前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研发无人驾驶技术的初创公司驭势科技创始人吴甘沙进行了接触。 但是有业内人士透露,在无人驾驶方面,滴滴目前的战略级别和投入都并不高。由于无人驾驶领域的研发投入非常大,而滴滴在其他业务方面是否已经盈利仍然受到很多质疑,因此其无法抽身去烧钱和这些大玩家竞争。 不过还有分析指出,「众多的快车、专车、出租车会成为滴滴的数据采集工具,从而生成自己的高精地图。这会成为滴滴在无人车研发领域最大的竞争优势和壁垒。」 当然,资本方肯定也是看到了滴滴在无人驾驶领域的可能性,才会给予它这么高的估值。但是滴滴要讲好这个故事,还得一步步落实下去,否则只能沦为「巨婴」。 近日热点是京东不断在逼近百度的市值而欲改变 BAT 格局而产生新的「JAT」——即便走到巨头梯队,京东的市值也是 600 亿美金。同时,成立仅 5 年、还未上市的超级独角兽滴滴出行,已经在一级市场拥有了超过 500 亿美金的估值。 当然,一家公司对外的投资布局仅是其价值的一个构成部分,无法判定它是否撑得起还是撑不起这样的高估值。总之,滴滴还年轻,机遇很多,挑战更多,期望它能在自己的「近乎垄断」的地盘里,真正为用户和社会创造价值。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