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时代里,老投资人的退路只能是退休?不,这9位资本老师傅说……
投资退出的真相 熊晓鸽:请大家考虑一下,我们投资来投资去,退出是一个最重要的中心目标,要么是通过上市IPO,国内或者国外IPO,或者被别人并购。邵俊谈到了BAT,在目前我们这个投资过程中,成了我们很大的一个竞争对手,在砍价方面和大的项目方面。同时也是我们一个退出的渠道,你们想一下在这个过程中,你对退出有什么样的考虑? 符绩勋:接着说未来的行业或者是新招,我也是处于一个非常焦虑的,仔细想一想过去七八年所投资主要的回报,大多来自于所谓移动互联网的红利。07年苹果出了iPhone,智能手机的产量是每年的增长,我们也参与到小米的投资。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是4亿台,比去年下滑了5%,在中国今年比去年下滑了10%多的出货量。 所以移动互联网中智能手机的红利在逐渐的递减,现在该有手机的都有手机的,该装APP都装了APP,要想再让大家下你的APP,我觉得会比较困难一点。未来怎么办?我相信未来会有新的方向,这个新的方向肯定不是我们这些人去引领潮流,肯定是90后去引领潮流。90年出生已经是26岁,大学已经毕业3、4年,已经从一个基层的岗位走上了一个中层的岗位,尤其在创业企业是一个总监级的人物。90后是中国第一代没有经过文革,没有经过战争的年代,他们从小都受过很好的教育,在北上广深这些地方,如果你的家里有两套房,都是百万富翁级,他们对消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应该是远远高于上一代的。 所以我想作为VC,作为关注互联网消费的VC,我更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接近90后,了解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在做什么。前两天我们参与了一笔投资,也是一个非常创新的做法,所以未来的潮流肯定是由90后来引导,所以我们必须拥抱所有的90后。 郑伟鹤:我们主打的人民币基金,我觉得在未来一年人民币基金还会好日子过,尤其是今年下半年以来A股退出数在加快,包括增资扩股这种上市公司的定增,并购的监管在加严。尤其是人民币基金投了科技类的项目,大部分实际上不是互联网项目,这一类项目在人民币基金覆盖面会不能大,所以2017年人民币基金会有好日子。 甘剑平:我讲讲对退出的一些看法。现在整个大环境的变化,上市本身来讲,如果是到美国上市,可能需要有一定的规模,这个不是大部分公司能够做的事,所以在上市之前,会有一波的整合,刚才提到了滴滴、快的,还有蘑菇街,他们一定会形成规模之后,到美国市场进行市场。他们增速是非常快的,不一定有盈利;有盈利的游戏公司,或者互联网金融,这些公司有可能选择国内回归,然后上市。 这么多的资本投入了以后,整合并购还是一个常态,实际的退出还是到上市后退出。BAT本身围绕着战略,可以选择性做一些并购,这也是一个退出方法。 陈维广:蓝驰创投创投是早期基金,随着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甘总也说了还有下一波的技术创新,大家会往精益求精的路线去发展的。每个早期基金一定会对每个行业有更深入的挖掘和研究,不像以前清洁能源也投、互联网也投、电商也投,还有企业服务也投,因为这样的投法,是很难对这个行业有非常好的预判。如果是中晚期,相对来说宽松度是比较高的,这个是我们应对变化环境的一个举措。 回到退出,之前只是说这个项目能去美国上市,或者国内创业板上市,或者卖给BAT,我觉得这个路线会变得越来越窄了,上市的要求比较高了,比如说你投数字医疗,你可能要去想一想除了上市之外,是不是有上市公司可以成为收购的对象,这里真的是需要对垂直行业有进一步的了解,要把整个生态完全有一定的掌握。所以这个我觉得是一个新的变化。所以这边也是同样的策略,就是在退出方面,除了通过传统的方式,也在探讨跟上市公司这一方面的合作,甚至大家也发现,最近有一波FA的出现,生态会有新的变化,对我们退出有新的促进和帮助。 熊晓鸽:我也跟大家分享,最近我们IDG开了一个年会,每隔一年开一个年年,就是把我们所投公司的CEO召集在一起分享一下。上个礼拜四我们在珠海开了年会,为什么在珠海开呢?第一,珠海和深圳是同时开放,开放的时间是一样的,离香港的距离都不远。经过这么多年的变化,珠海到今天才160万,深圳说是2000多万,实际上3000多万打不住。北京的人口是2000多万,深圳的面积只有北京的十分之一,没有地了,做一些公司,成本就比较高。 珠海,很快港澳珠大桥明年要通车,缩短了几个地方的距离,半个小时就可以从香港开到珠海。我想珠海未来一定能成为一个很好的创业的地方,因为成本还是比较低一点,离香港,离深圳都非常近。同时我们发起搞了一个基金,就是华发集团;还有和富士康,我们成立了一个双币种的基金,叫爱奇华康基金。我到台湾考察了以后,发现郭台铭在医疗方面,尤其在医疗器械,还有TMT投了很多,确实做得不错。所以我们做了一个双币种的基金,在国内投,美元不好用,你要成立VIE的结构,要把钱变成人民币进来,经过外汇局的批准,出去还要批准。 但是海外要买一些知识产权,谈判也好,用美元反而变的更加方便。我们跟陈爽搞了一个并购的基金,我们也做了海外的一些并购,虽然是买国外资产,但是很重要的一点一定要有中国的角度。比如说电影,如果不到中国来拍电影,不到中国来发展,要成为下一个好莱坞的公司,我觉得一点戏都没有,这是我的看法。出资人也不希望我们去做这个事,所以我们还是得打中国市场为主,但是有一点,我们的发展要能有一个国际视野。 我参加产业互联网年会就提到了这一点,中国现在很成功的有很多,但是98%上的公司基本上是TO C的,TO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