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投出摩拜单车、神州专车这样的爆品?他累积了80次经验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文章来源:创业邦 作者:元气少女 今天,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电子信息行业总决赛在苏州召开。会上,愉悦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刘二海发表了题为《少有人走过的路》的演讲。 犀利观点如下: 1、中国的创业机会在哪?从四个维度得出的五种机会:一是纯科技类、二是科技类、三是产品类、四是服务类、五是新模式。 2、移动互联网进入融合时代。基础设施的完善、管制放松是重要的投资机会。中国的创业呈现出与美国不一样的特点。轻公司与重公司,高频与低频都可以成为优秀企业。创业成功的道路肯定是少有人走过的道路。 以下是刘二海演讲全文,由创业邦整理: 我本人从事这个行业已经13-14年了,投了大概七八十家公司。 今天我给大家讲的题目是《少有人走过的路》,为什么想到这个题目呢?因为创业最核心的一点,我认为是起点跟别人不一样,找到“敌人”能稍微少一点的地方。咱们先从“风言风语”说起。 怎么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路 那么怎么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怎么做得与众不同? 下面有一个竞争升级的现象。现在竞争升级非常严重,怎么个严重法?也就一年左右时间,从A轮到B轮到C轮,融资远远超过1亿美金。竞争从原来的产品迅速到了资本,到了团队,到了PR政府关系,所有事情马上竞争到一个新级别。
怎么做到与众不同 你如何寻找到中国创业的机会,怎么做到与别人不一样? 首先是认识市场,认识到中国的机会,这样你才能研判自己的项目,找到和竞争对手不一样,也就是找到那些少有人走过的路。
另外,美国的产业结构是传统行业比较发达,上面有高科技,我把它比喻成一个披萨饼。而中国是后发的国家,传统行业不发达,同时高科技的行业也来了,这样混合出来,我们把它称为像千层饼一样的结构,有时候会分不清,这个驱动力是来自于科技,还是来自于这个产业。对于VC、创业者来讲,我个人一直认为中国的机会其实更多。 我们进一步把它分成五种机会。
刚才我是从四个纬度来挖掘中国的机会,总结起来有这么五种机会,这里跟大家做一个分享。核心还是说怎么发现自己跟别人不一样的路。 好的商业模式得独立判断 另外还有几个觉得挺有意思的事情,这里跟大家做一个分享。核心还是围绕着少有人走过的路。很多人认为重资产是非常糟糕的事情。确实,你刚创业,你说需要10亿资产,你有办法做吗?您就融了200、300美元,这个重资产怎么做呢,这在一般意义上是对的。可是你也别忘记另一个,就像红军走的路一样,谁不愿意走平路了,但当竞争达到一定程度,你要把竞争考虑进去的时候,重资产未必不是很好的机会。 另外就是高频和低频,没有人不喜欢高频,假如高频每单都亏钱,客单价也非常少,也未必能赚到钱。低频呢,这个现实社会当中有很多低频,汽车、冰箱、彩电,就算是苹果手机也是一年买一部吧,它也是低频。低频如果客单价顶起来之后,未必你比高频的差。 说这两个事情是想表达,我们有很多习惯性的思维,或者说这个圈子里面有很多大家传的话,但这都未必是真的,未必跟你的情况很相符。所以你自己要研判是不是真的是这么回事儿,如果不是这么回事儿,你可能要修正一下,没有必要听别人的,你自己得独立判断。 创业从了解政策管制开始 中国创业,政策管制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专车就是很明显的例子。一旦进入到管制行业你得了解管制的规则。 但未必都是负面的,也有机会,比如说物流,邮政是政企不分,现在物流有借壳上市的,有的也发展非常大。当然媒体也是受影响。所以在中国创业,这是特别重要的事情。 基础设施是壁垒也是机会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基础架构不完善,这是中国创新非常大的机会。你可以说是壁垒,也可以看成是机会。比如说京东,京东的模式并没有什么新的,当当和卓越都已经上市了,京东依然那么发展,什么原因?就是由于大件物流嘛,他把大件物流做完了,就能送3C产品,可交易的产品就会多很多。当然今天可能又遇到一个问题,因为社会化的物流发展到一个阶段,物流原来形成的优势,未必真有那么大的优势,这也是另外一个挑战。 移动互联网已进入融合时代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