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研究了哪个 emoji 最火爆,这家输入法厂商还想再造“巴别塔”
英语、汉语、西语等等大的语言不必担心这样的问题,因为这些语言背后有人口和市场的支撑。但是并不是所有语言都有这样的待遇,都能跟得上互联网和科技的发展。 Kika 输入法在开拓海外市场的时候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因为商业的因素,使用者众多的语言总会迎来更多的输入法,但是,小语种的处境就尴尬了。 瑞尔·萨利姆是一位来自俄罗斯巴什基尔民族的语言爱好者,但在为移动智能时代下,他也会因为像巴什基尔语这样的小语种濒临消失而忧心忡忡。 没有一个手机制造商愿意为只有 150 万人使用的巴什基尔语设定一个专属的移动输入法键盘,当地人只能使用俄语的键盘进行网上交流。 后来瑞尔向多家制作输入法的公司发去邮件,请求他们重视小语种在输入法上的困境。后来 Kika 回应了他的请求,并与他合作,为这 150 万人使用的语言开发了输入法键盘。 拉丁罗曼语与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并称为瑞士四大官方语言。然而在瑞士 700 万的人又中, 讲拉丁罗曼语的人数只占 0.6%。机缘巧合之下,听说了 Kika 为巴什基尔语制作输入法的瑞士平面设计师雷莫也和 Kika 进行合作,耗时几个月,从电子化词库开始,做出了拉丁罗曼语的输入法键盘。 目前,Kika 输入法已经覆盖了超过 90 种语言。 为什么只做海外输入法,不管是大语系还是小语系都要覆盖呢?Kika CEO 胡新勇告诉爱范儿(微信号:ifanr),全球 70 亿人口,除去中国的 15 亿,海外仍有 55 亿人口,这是一个大得多的市场。如果再考虑经济或者汇率的因素,欧美市场更是大有可为,他们一开始就想做的是全球的输入法,而不是中国的输入法。 (Kika CEO 胡新勇) 虽然看起来开发小语种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是胡新勇也认为让世界沟通更简单是他们的使命。作为一家主要从事输入法的公司,他们有责任保护小语种,传承它,创新它。而且,每一个小语种都不是需要从头再来的,很多核心算法,推荐引擎和键盘滑行技术是可以通用的。 讲到重建“巴别塔”这件事,就不得不提翻译和语音识别这两件事。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这几年来 Google 翻译和 Skype 实时语音翻译都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在上次锤子新机发布会上,罗永浩也演示了讯飞语音输入法的语音识别情况。仿佛这一切意味着,语音到文本的鸿沟快被填平,语言之间的机器翻译问题也不是那么让人尴尬了。 胡新勇表示,他们自己的翻译功能也在开发中,涵盖了语音和文本,几大语系都有规划。但是他也对目前一些语音输入法吹牛的现象表示不满:目前人的语音识别准确率是 97%,所以目前国内几大语音输入法宣称的识别准确率也是 97%,但实际肯定做不到这么高… 即便如此,胡新勇也认为,现今离人类解决语言隔阂并不远了,世界的语言很快就会平了。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