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http://www.0713zz.com/)- 数据应用、建站、人体识别、智能机器人、语音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经验 > 正文

从塑造音乐圈的「罗永浩」出发,他想发掘下一个「陈鸿宇」

发布时间:2016-11-23 10:28:23 所属栏目:经验 来源:B座12楼
导读:文 | B12 李桐 被五十多个投资人拒绝几乎是邹扬的创业故事中最难以抹去的那一段。 2014年,音乐产业还被资本冷眼相看。但邹扬认定以媒体为切口,可以挖掘到产业内的金矿。酷狗酷我与海洋音乐合并,阿里音乐集团成立,摩登天空完成两轮巨额融资……闷头死磕

文 | B12 李桐

被五十多个投资人拒绝几乎是邹扬的创业故事中最难以抹去的那一段。

2014年,音乐产业还被资本冷眼相看。但邹扬认定以媒体为切口,可以挖掘到产业内的金矿。酷狗酷我与海洋音乐合并,阿里音乐集团成立,摩登天空完成两轮巨额融资……闷头死磕了一年多,他见证了整个音乐产业由冷到热的过渡。

2016年6月,「果酱音乐」拿到了数千万Pre-A轮融资。以媒体形态破了局,它正试图进入一个更大的战场。

「耐寒」基因的本质是聚拢人心

曾是研发工程师的邹扬骨子里是个摇滚男,在北邮读书期间就组建了乐队,毕业后也一直在寻找音乐互联网的创业机会。

但音乐产业几乎长期处于「冰冻期」,有心创业的他也一直只是外围的「潜伏者」。直至选秀节目的热度节节蹿升,以草莓为代表的音乐节开始大规模盈利,行业出现「破冰点」,邹扬觉得入局的时机到了。

当时独立音乐人的新生势力开始冒头,但依靠电视选秀和播放器的推广渠道却相对单薄,业内媒体又普遍自由散漫,不成气候。邹扬认为市场需要一支「正规军」姿态的音乐新媒体,可以将更多音乐人资讯传递给大众。

内容创业的首要核心还是「创作者」。乐评人朱春龙是邹扬早期的合伙人,在当时那一票儿音乐自媒体中属于领跑者。多数业内人士写的文章都很艰深,但朱春龙的文字浅显易懂,更容易聚合圈外的粉丝。

2014年9月,两人在南京碰到一块儿创造了「摇滚客」,文风基调就像罗永浩,「看起来是个行业老炮儿,但是他又不那么死磕。去看待一些事物的时候,他不会热泪盈眶,会很理性。」

兴趣相投的人总是会迅速聚拢,很快「摇滚客」有了6个人的线上团队。2015年6月,有两位伙伴从线上沉到了线下,加入了邹扬和朱春龙的队伍,「我们开始在线下正式开战了。」那时他们开始寻求融资。

在邹扬的预想中,「媒体」是一个相对低成本,易聚焦的切口。除了广告之外,未来媒体也可能依靠传播优势挖掘产业内更大的价值空间。转型为创业服务平台的科技媒体「36氪」,覆盖发行制作全产业链的影视媒体「V电影」都是这条路上的「先行者」。

寻求融资时接连的挫败一度让邹扬非常沮丧。2015年8月,前期内部投入的资金已经花完,项目走到了临界点,继续还是放弃?

「当时有个事儿触动了我。」

在边缘摇摆的时期,用户成了邹扬背后的支撑力。媒体的线下活动每个月都会去一个城市找当地的乐队来演出,而每回活动都有三四百人参加,「虽然资本方看不上,用户还是蛮支持我们的,这个事就是有价值的。」几个合伙人也比他预想的坚定,「就是没钱嘛。既然走到一起了,至少得干到最后一颗子弹。」

坚定了方向,邹扬带领团队继续深耕内容。而音乐产业也终于有了走暖的迹象。海洋音乐、摩登天空等巨头动作频频,创业公司如主打票务的「有演出」、做众筹的「乐童音乐」也都相继完成融资。「这时候资本开始慢慢往这边偏了。」

2015年年末,「摇滚客」等来了多牛资本的200万天使融资。当晚邹扬组织了团队聚餐,合伙人说的话他还记得,「踏实做事,总有一天会被看到的。」

内容创业的标尺:热度,广度,深度

拿到天使融资后,邹扬扩充了媒体团队,规范了从内容生产,发布,到渠道管理等各个环节。媒体也正式更名为「果酱音乐」,品类由单一的摇滚乐拓展到了全品类音乐。

闻风而动,捕捉一手资料可以算是媒体的本能。除了从唱片公司,电视节目制作公司等合作方获取独家消息外,果酱音乐还有一条独有的信息渠道。「我们在内部研发了一套热点预测系统,可以通过监测全网的评论数据,提前预测热点。」

有了黑科技工具的支撑,果酱音乐在拼手速的资讯赛道始终保持着领跑地位。

从塑造音乐圈的「罗永浩」出发,他想发掘下一个「陈鸿宇」

除了追求速度之外,果酱音乐也在扩张内容版图,搭建新媒体矩阵。「人格化」依旧是团队运营各个内容版块的核心原则。在理性摇滚男青年「摇滚客」之后,团队又孵化了文艺民谣女青年「公路61号」,音乐圈老司机「海盗电台」、音乐演出女神「头文字B」等多个个性化IP ,覆盖了文字、音频、视频三大内容版块,在今日头条、网易云音乐、腾讯视频等30多个渠道都获得了曝光。

庞大的内容输出量背后是标准化的内容生产流水线。这套已被「开始众筹」印证为「可行」的生产机制能保证内容的稳定输出,但也时常面临内容模板化的非议。

在邹扬看来,轻量,多样化的内容适合媒体在无人领跑的初期阶段聚拢资源。之后在内容深度上发力也就水到渠成,「一开始先圈地,圈完之后可以把房子建得更漂亮。」

转身沉入线下

2016年6月,果酱音乐拿到了数千万Pre-A轮融资。当时媒体的业务已经做到了一个量级,全网PV接近200万。虽然发展势头很好,但邹扬认为主要依靠广告的盈利模式,再走下去也会到达「天花板」。

是时候寻找媒体之外的出口了。邹扬找了很多艺人,唱片公司和小厂牌聊,发现他们的核心需求集中在两点,「帮他们的演出卖票,增加歌曲的播放量。」

为此邹扬上线了「果酱发行」系统,将整个宣发过程自动化,利用内容和渠道优势为音乐人的作品和演出导流。但尝试了2个月后,邹扬发现这套系统只是他们的辅助工具,无法黏住用户。「宣发这个事儿没有现金流走过,音乐人对它依赖性就小。要想更有话语权,我们要把宣发另一端的东西也捏在自己手里。」

从线上沉入线下,邹扬开始布局果酱音乐的线下演出品牌。线下演出市场规模大,增速快,是近几年来音乐产业资本流通最集中的领域。据《2016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5年音乐类演出市场规模约为150亿元,同比增长4.8%。票房总收入约为45.55亿元。

大型演唱会仍占据演出市场中的最大份额,但小型场馆的演出也有明显的向上的势头。而除了摇滚迷笛和流行草莓两块招牌,音乐节赛道也涌现出了电音、动漫等新生力量。

线上媒体的「导流」基因无疑是果酱音乐「催熟」线下演出品牌的优势,而原本主攻线下演出的独立音乐厂牌也开始向线上发力。

以举办中小型现场演出为主的音乐厂牌「新声浪」开始搭建自媒体矩阵,围绕线上线下进行艺人与音乐内容孵化。对此邹扬的态度倒很乐观,「这个行业需要更多新玩家,来取代平庸惯了的老人家。」

布局线下演出市场,只是果酱音乐未来发展中的一步。未来他们打算在演出、电视、网生内容三块领域集中发力,为早期优质音乐人搭建资源平台,成为造星产业的最上游。

在陈粒、马頔之后,唱出了《理想三旬》的陈鸿宇是近期崛起的独立音乐人新秀之一。他所创立的音乐厂牌「众乐纪」,先后获得了十三月唱片和小鹿角的投资。

在邹扬看来,未来「果酱音乐」的目标就是发掘像陈鸿宇这样善于经营的音乐人,「帮助他们成立工作室,进行公司化运营。」这个脱离了单一媒体属性的公司未来究竟会长成什么形态?

或许时间会给出答案。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