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段年度创业戏,道尽了夫妻关系和IPO秘笈
事件二:冯大辉6年期权难套现 创业第二诫:得人心者得“天下”,伤“钱”别伤“心” 从7月中旬丁香园CTO冯大辉被爆离职起,一场围绕冯大辉和丁香园的拉锯战就开始了,时至今日,冯大辉已然投入到又一次的创业中,这场拉锯战还未有对外的结果。 冯大辉于2010年6月加入丁香园,6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按照期权的通用条款,其期权已然成熟,离职后的他想按条款拿到自己应有的权益,但丁香园方面没有允许其行权,转而回购,而回购的价格双方又难以达成一致,如此,便陷入了长期的期权之争。而这种现象并非一家之孤例,而是很多企业打工者所面临的境况,可谓是“剪不断、理还乱”。 今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宝万之争和汽车之家创始人被踢出局的事件,让创始人们开始关注股权结构,而冯大辉事件则让创始人和创业公司的员工们开始关注期权结构和条款。 对于创业公司而言,在组建团队的过程中,吸引人才的方法之一便是股权激励,否则难以用低于市场价的工资标准聘用到合适的员工。而很多公司在给予员工股权的同时,却想方设法不让他们有机会卖出股权、变现赚钱,如果这些员工要离职,就面临着期权失效或行权的现金压力。而即便是行权的过程,也预留着诸多陷阱,比如事先未看到隐藏条款,比如创始人或董事会恶意稀释股权等等。 对于这些员工而言,保护自己的权益就要在老板承诺期权时便把所有条款都白纸黑字落实下来,要仔细阅读条款,虽然就算你再仔细,只要跟错了老板,也会落入隐藏条款的陷阱。 诚然,一个员工若是不能陪公司走到IPO阶段,期间的期权变现涉及各方利益,但这并不能成为创始人“绞尽脑汁”阻止变现的理由,最好的方式,是在最初赠予期权时就对未来有所规划和考虑。比如,适当设计期权的变现机制,为员工期权提供一定的流动性。当然,要是一开始就抱着“到时候我再想办法不给他”的心思,上面的话都白瞎。 对于离职员工的期权处理,要考虑公司利益,在职员工利益,包括离职员工利益,用相对平衡的规则,才能使各方都获得满意的结果和最大的幸福。而一个公司对离职员工的态度,也是自身格调的一种侧写。不给离职员工行权表面上似乎有益于在职员工,而实质上,他们更容易看到的,是公司未来如何对待自己的侧影。 钱很重要,特别是对于下一轮融资还没有着落的创业公司,但,人心更重要。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