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逃离北上广”到“中秋不回家”,新世相如何用直播玩转内容创业?
最后,“新世相”选择了科沃斯机器人作为品牌合作伙伴,首先是认为公司认同“新世相”通过活动价值观传递品牌的方式,而且家庭机器人主打家庭陪伴的概念,和“新世相”世这次活动中对父母敞开心扉,与家人和解的价值观相契合。 在此之前,不论是“逃离北上广”还是最后没有成行的“中山站”直播活动,再到“中秋不回家”,“新世相”的运营团队都在权衡着合作方式和品牌曝光度,“在这个广告泛滥、套路遍地的时代,怎么让北上广受众感受到你的真诚,难道不是最重要的吗?”汪再兴对“新世相”的立场信心满满。 图书计划:打造一个稳定的社群 在汪再兴看来,“新世相”的定位应该是一个生活方式类新媒体,“陪伴青年成长”是一个重要的一环。“新世相”不随波逐流,而是保持自己的基调,做很多引导和服务大众的尝试。 从5月份开始 ,“新世相”推出了“图书馆计划”。这不是简单的电商,而是一个“只存在一个月的移动图书馆”。 “新世相”卖的也不是图书,而是一份129元/月的阅读服务。首期3000份服务在90分钟内全部售罄,此后的7、8、9月份分别推出的1万份服务也很快售罄。前三个月活动的结果是,两万多人平均每人每个月读完了3本书。一本书会辗转七八个城市,被怀孕的妈妈、临终的老人和新婚的夫妻、堵车的上班族先后阅读。在设计的图书漂流地图上,近百座城市的灯光被点亮了,从北上广到遥远的漠河、喀什等。所有人可以通过系统查找可获知在自己的街区有多少人也是图书馆读者,查看这本书之前的漂流路线等等。汪再兴说,“最初大家都不看好把图书作为变现的支撑,尤其是国民阅读习惯没有形成的前提下。但是我们愿意知难而上,来引领这个潮流。” 这一份成绩的背后,是从“世相”到“新世相”,多年的人气和流量积累。“新世相”创始人、“文艺教主“张伟的煽动力不容小觑,而且“新世相”过去一直在推荐好书,这也塑造的专业形象。同时,包月服务的时间性,也一定程度上“强迫“读者去利用各种场合阅读图书,这正是满足了很多读者提高阅读量的需求。为了配合图书计划,“新世相”位于苹果社区的办公空间,整个一楼几乎都变成了图书的储存和物流办公区,技术人员的加入也让整个计划变得更加系统和贴近用户需求。“在模板出来前,我都没想到可以植入那么多功能。”一直在做纸媒的汪再兴感叹道。 在“新世相”创始人张伟看来,这是一个“边赚钱边提高品牌价值”的好生意,以阅读为切口,聚集人群,通过服务建立起一个成熟的社群,并通过参与者高口碑的推广,形成一个循环的商业系统。这个系统由于汇集了一群有高粘性的用户,也是有消费能力的年轻人,本身就会成为一门有着良好现金流的好生意,又可能在今后向其他方向延伸。 7月20日,就在“中秋不回家”活动开始策划的时候,汪再兴转载了自己在一年前,离开《博客天下》时写的最后一篇作品——《天津大爆炸》。他做了10多年的记者和编辑,一直在见证历史,记录历史,“现在我感觉我们在做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我们可能会引领潮流,甚至可能创造历史。“ 本文由三声(tosansheng)授权转载。『三声』聚焦文娱创业领域的企业、人物、热点、资本,提供最专业的文娱产业报道。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