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海外仓(3):WMS的库存功能设计
统计批次的库龄并不难,关键是需要系统将各个环节打通,例如首先要记录不同SKU入库的批次,然后对不同的批次做定时任务的统计,接着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归类和整理,最后就可以展示出某个SKU不同的批次在某一天的时候分别的库龄是多少了。 4. 库存预警
因为海外仓备货对卖家来说是一件预测市场的事情,意味着准确性是一个未知数,同时仓库作业时间一久,实物和账面库存难免就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有单却无货可卖的情况出现,一般会为客户设置预警库存。 当某个SKU的可用库存低于某个值的时候,会触发邮件或者消息提醒,告知客户应该及时补货,否则可能会面临有单无货发不出的难题。 这一块的设计一般会放在前端业务层来完成,例如放在OMS或者ERP系统中,这样用户在操作的订单的时候可以及时关注到某些SKU可能不足,需要及时补货。 还有某些SKU是有保质期管理的,当保质期低于某个值的时候,应该对禁止这些SKU出库,否则发出了过期产品导致客户受损,在欧美可能会面临很高额的罚款。保质期管理对预警的要求更高,可以设置多个预警档位或者通知方式,最大化程度避免将过期产品发出。 为了给客户提供更加准确的SKU库存信息,仓库也会及时地对库存进行盘点调整,以便于客户知晓最新的库存数据,关于盘点的内容我们下期再讲。 5. 移库移库在WMS中也是很常见的一个操作,就我实际经历的项目而言,按货品质量来分,移库可以分成两大类:
同品质移库: 将A库位的iPhone11移库到B库位上,A和B库位都是存放可销售的良品的库位。将A库位上少量的货物移到B库位上汇总,可以释放出一个库位,减轻仓库的周转压力。同时将货物尽可能的放在一起,也可以提升拣货的效率。 但是这里要注意,例如该货主需要遵循「先见先出FIFO」策略,那么就不能把不同批次的货物移到一起,因为批次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区分不同的批次。如果仓库允许,批次管理可以采用贴批次码的方式来处理,但是一般这样操作之后增加的成本太高,很少有海外仓会这样做。 良次品转换移库: 将C库位的iPhone11移库到D库位上,C库位是存放可销售的良品的库位,而D库位是存在不可销售的次品库位。这种移库虽然也算是移库,但是不能简单地将货物一挪就完事了,应该要先走一个「库内质检」或者是「良次品转换」的操作,先将良品转化为次品,然后再移库到存放次品的库位上。 当然,一般情况下良品=>次品居多,少有次品=>良品,但是也不是没有可能。为了兼容这两种情况,在程序设计的时候,要确保都可以支持。 如果是从货架的属性上来区分的话,可以将移库分为:
这里说的货架属性是指传统货架,AGV机器人货架这种属性。目前国内很多大电商的仓储系统都会考虑搭建AGV机器人系统,但是也有些仓库还是在使用传统的固定式铁架子的货架。 而我实际经历过的业务就存在,既有AGV机器人货架,也有传统货架的,所以这一块的移库就需要涉及到两套管理系统间的交互了,在此不做过多解读。 难点与踩坑点(1)库存的流水记录需要特别注意,库存是每一次入库和出库还有盘点的综合结果,流水是每一条操作的记录,所以每条记录应该都有一个操作前库存,操作库存,操作后库存。这样后续也可以很方便的查询到哪条流水有问题,哪条流水对应的订单需要复查等。 (2)库龄报表需要统计准确,库龄报表是每个SKU的每个批次每天的统计结果。很多时候因为一些仓库异常操作,所以会需要人工修复数据等,往往会导致库龄报表丢失纪录或者数据。所以但凡对人工修复了库存相关的数据,一定要注意关注库龄统计的结果是否有受到干扰。 (3)库存数据具有实时性,一方面要及时更新数据,让业务端可以及时同步最新的数据。另一方面要定义清楚一些库存的区别,例如可用库存、在途库存、锁定库存、冻结库存等,要分类合计,尤其注意“可销售库存”的监控。 (4)库存周期是衡量产品销售是否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即单位库存售出所需时间。后期仓库业务量较大的时候,应该花时间和精力关注库存周期是否满足行业标准,将一些滞销的产品及时清理出来,避免死占库存,既影响客户的资金流,又影响仓库的库存周转。 总结海外仓WMS的库存要求有些方面比国内电商仓库WMS的库存要求更高一些,例如海外仓面临补货时间长,销售可预测难,仓库精细化操作支持度不够等问题。 所以针对这些特殊的业务要求,不一定非要遵循所谓的「行业标准」。产品经理也不要过多的纠结某些功能和操作在国内仓库是见不到的,这种操作是否不科学,不合理。而是应该关注业务本身,以及海外仓暴露出的「持久性」痛点,怎么用国内较为先进的仓储系统设计方案移植到海外仓系统中。 关于库存功能的设计,说来惭愧,因为其实我与卖家客户接触的场景也不是很多,而且海外仓的特殊性导致对仓库端的用户调研和业务观察也不太好做。所以我更多的会从国内电商仓库的一些经验出发,然后推导海外仓库应该怎么作业。 如果你有机会做海外仓库的WMS,记得多接触接触客户,同时别忘了和海外仓操作人员多接触接触,很多业务就会有画面感,产品设计也就不会出现太多「想当然」的情况。 当然,即便我这样所了,我仍然相信:年轻人该走的弯路,一步都不会少。 #专栏作家#vitamin,微信公众号:皮酱叨逼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中级产品经理,一年开发经验+三年产品经验。主导过在线教育类产品,目前是跨境电商供应链仓储物流产品一枚,欢迎勾搭,一同学习。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