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造假冲击波:赴美IPO或受影响 业内担忧中概股大猎杀再上演?
徐光勋随后又补充道:“我现在没法量化瑞幸造假带来的影响有多大,但是我们接下来都会看到后果。过去美国投资和监管机构,对中概股信息披露的完整度、透明度、及时性有过偏见。最近几年好了一些,2017年有27家中概股到美国上市,2018年是32家,数量在增加。瑞幸事件一出来,中概股公司在美国融资的难度会增加。中概股的发行价、股价、估值,都会受影响。” 在今年1月新冠疫情爆发前夕,纳斯达克总裁Nelson Griggs曾对媒体表示,预计今年一、二季度的IPO市场将非常火爆,有来自不同领域约30家中国公司正在与SEC备案准备上市。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会计系副教授罗炜表示,当出现信任危机,新的企业再要上市,付出的代价很大。“这种代价体现在,第一,发行股票时没有人要。第二,可能有人愿意要,也不会按照企业预期的价值,而可能是极大的折价方式来认购。比如唯品会,在2012年上市的时候,就是所谓的‘流血上市’,估值极低。直到2014年,才逐渐恢复较为正常的估值水平。” 某大型券商多年从事中概股IPO业务的投行人士告诉e公司记者,原本在疫情影响下,许多中概股赴美上市的进程已经遭遇中断。现在,瑞幸财务造假必然又引起美股投资者丧失对中概股的信心,不少公司都担心2011年美国中概股信任危机重演,接下来中国公司赴美上市大概率会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 罗炜对此建议中概股不要“心怀鬼胎”,并认真履行信息披露的合规性,“我反复强调‘合规’,指的是符合投资者对于企业的信息披露的要求和期望。企业不能说监管机构没要求我披露,我就不披露,你必须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如果不在合规上下功夫,存在侥幸心理,那么到最后,必然会付出代价。” 此外,如果企业被错杀,罗炜也建议主动披露更多公司信息,他举例当年新东方被做空后的补救举措:“新东方曾经因为VIE结构,也被浑水公司卖空导致暴跌。但是新东方做得比较好的一点是,它主动向美国证监会SEC进行了一些信息披露与沟通,这对提升投资者信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此外,在股价暴跌之后,新东方的董事长、创始人跟一些机构投资者进行了沟通,机构投资者对创始人本人的认可,以及对他们公司本身的业务情况的认可,会帮助股价很快恢复起来。”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