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群众:联想移动为啥没把手机做火呢
腾讯新闻读者@午后的云:国内靠ZUK,国外推MOTO,收缩产品线,放弃机海战术,推两三款各个层次设计抢眼、性价比高的产品,先把市场抢一部分回来再说吧!ZUI的系统非常好,关键是能不能把设计和硬件提升……之前ZUK几款机器设计都不错,就是屏幕和摄像头不大行,恢复ZUK吧,把硬件提升一下,会有市场的。 能说狠话的 都是心里爱你的 看了这些留言,懂懂笔记都有些动容。请什么咨询顾问,找什么业界大牛,高手在民间呀! 从无数读者的角度来看,对于联想移动频繁换人多是完全不看好。作为一个老牌IT企业,联想应该制定一个属于自己的长远目标,并且需要一个能够很好执行的领导者。一会儿押注于一人,一会儿频频空降高管,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另外,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用户是最直接接触和了解他们产品的“亲人”,而联想移动近几年在产品的研发和设计方面,似乎并不太愿意倾听消费者的声音。 坚持小众的模块化设计,砍掉口碑不错的ZUK品牌,MOTO品牌旗舰机型定位过高,过度依赖运营商渠道等等一系列问题,早就有诸多反映。用户的吐槽也正是联想移动最需要改变的地方,但是如今联想移动高层似乎太过于偏执己见,缺乏足够的用户观。 如此下去,哪怕是拥有再强的运营商渠道,再大的连锁销售网络,但是产品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也终将走向没落。 之前联想委以重任的MOTO Z 2018,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对标三星高端的心系天下系列,接近万元的售价,但是用户的需求呢? 联想明显高估了MOTO品牌的溢价能力,为了冲击高端获得更好的利润,却放弃了份额最大的2000- 5000 元价格区间市场。为了利润而放弃大众市场,押宝小众高端群体显然不是一个明智选择。所以,主导了MOTO Z2018 的马道杰,在花费一个月的时间去摸底各地市场状况后就选择了辞职,这也很好说明了马道杰的聪明之处:MOTO Z2018 的市场表现不会很好。 对此,有销售渠道方面从业的读者在微博上留言:“从 11 月份开始走过一次市场,MOTO Z2018 渠道根本不进货。” 所以,在MOTO Z上探高端市场不利,千元机MOTO青柚又未能成功打入运营商渠道之后,联想移动已陷入困境。由此可见,对于现在的联想移动而言,搭建一个稳定的领导班子,更多去倾听用户的声音,真正的了解用户的需求,才是最为重要的。 那么,如今悄然回归的常程,能为联想移动“力挽狂澜”吗?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