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营销号“洗稿”链条:原创者在为谁做了嫁衣?
“因为‘查重’根本确定不了抄袭,观点我也可以说巧合,所以这就是一笔糊涂账。”老K说,后期有许多作者维权,他们的做法是不予理睬或者直接拉黑,对于那些不肯善罢甘休的作者甚至采取威胁的姿态让他们“好自为之”。 由于洗稿的“犯罪成本”低,因此“洗稿”大军才得以大行其道,越“洗”越狂。 “我找了好几家,不是不理我,就是回复我‘哦’,甚至态度差的直接丢出来一句你想怎么样?”露露对于自己被“洗”过的稿子耿耿于怀,但在尝试维权之后,却发现自己无能为力,“抄袭一看便知,但偷梁换柱真的很难扯清楚,所以只能吃哑巴亏。” “我前老板通过这个方式养了许多大号,一年时间里在市区就买了好几套房子,现在仅推广收入一个月就有百来万流水。”老K说,选择离开公司并非良心发现,而是“分赃不均”,没有达到他的期望值。 很多平台近一两年来都在加强“版权保护”,但是侵权界定难,维权成本高,让许多原创媒体人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成果被“洗稿”、被剽窃却无能为力。 面对“洗稿”,除了自媒体原创作者要“发声”之外,利用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维权,对有内容侵权行为的机构或者个人采取“怒怼”,才能从根本上杜绝 “洗稿”现象的发生。自己不争,难道要指望别人为你去争? 聊到最后,老K打趣地说,除了法律手段之外,应该没有什么办法能阻止“洗稿”的行为:“当然你们这篇内容出来后,估计不会被洗,嘿嘿。”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