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你还不赶紧谢谢今日头条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这两天,一位名叫“恶魔奶爸”的“知乎大V”火了,他在与今日头条旗下的“悟空问答”签好相关内容协议之后,发布了一条内容如下的朋友圈:
而对此,知乎联合创始人张亮今天中午也在自己的“想法”(知乎推出的新功能)中发表了一条回复(点击查看),态度可以说非常鲜明:
事实上,知乎上很多的认证答主也持有类似观点,对于今日头条直接用给钱的协议挖走这批大V,他们的普遍态度是“非常欢迎今日头条这样做。”、“知乎终于可以清净一些了。”如果说张亮的回答还是个人意见的表达,知乎官方的表态相对完整一些:
而与此同时,有不少曾经在知乎上“打拼”过的自媒体人也通过各种方式表达着对知乎官方的不满。基本大意包括以下几点:
作为这些“知乎大V”的新东家,今日头条却显得十分低调。仅就排他性协议的内容作了表态,但很快却又被著名创业者冯大辉Fenng直接拆穿。 但从整体来说,这次“冲突”与之前不同知识平台之间的掐架并不相同,因为扮演主要对手的双方稍前都在知乎这个平台上活跃。这两批不同属性的知乎用户之间的你来我往,远不只是意见不合,反倒是提供了一个审视知乎,这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平台现状的最好时机。 挖挖挖,今日头条的“金锄头”虽然问题诞生在知乎内部,但是今日头条旗下问答产品“悟空问答”在整个事件中还是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在“恶魔奶爸”那条朋友圈中,他对于今日头条给予的协议给出了大概性的描述:年收入比普通白领高、签完内容不能发知乎、知乎的优质作者被抢完。但在查阅事件当事人后续陈述并询问多位了解此间内情的相关人士后,雷锋网发现这几点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导。 首先是待遇,正如部分被头条勾搭但最终没有选择“叛变”的“知乎大V”透露的那样,今日头条此次开出的最高条件为 500 元一篇,单个每月的文章数量上限为 20 篇。这也意味着实际上对应到个人,每个月从今日头条手中能够拿到的钱封顶为 1 万元。 但这还不是全部,头条方面其实还提供了不同档位的待遇,除了之前已经曝光的 500 元一篇之外,还存在 300 元一篇和 100 元一篇的档位,这也意味着对应的月收入为 6000 元和 3000 元。 整体来看,今日头条给出的薪酬水平并不高。 与薪酬对应的是具体化的标准:回答的字数至少 500 字、每月有保底篇数、甚至连更新间隔都做了规范。从这个内容规范来看,甚至比很多媒体本身的劳动合同都要详细。 特殊条款方面则更为“有趣”,在相关爆料越来越火的时候,悟空问答官方出乎意料地出来发了个声明:“从未禁止任何人在其他平台发布内容。现金是对知识分享的奖励,予人玫瑰者,手里不应只有余香。” 但很快,悟空问答便被打脸了。知名创业者冯大辉Fenng昨天在微博放出了一张部分合同条款的截图,基本确定就是今日头条提供的实际协议内容。其中就包括了一条细致的排他性条款。 这些新加入头条的“知乎大V”签约之后的发布渠道被做了全面的限定,不能同时发布的媒体和平台包括:知乎、百度知道、果壳、简书、腾讯新闻、天天快报、网易新闻、新浪新闻、搜狐新闻、一点资讯。基本上覆盖了中国所有具有影响力的新闻媒介、知识平台类产品。 除了为了保障自身内容独家性之外,这些被限制平台上的一些个人、机构同样是今日头条一直在争取的资源。而这种直接用类似“开工资”的方式来挖人的操作,今日头条其实已经干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了,但动作幅度一直在加大。 另外一个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独家了解到的内容是:今日头条这次签约的协议有效期为 3 年,这一点与一般劳动合同相同。但提前结束协议是否有对应惩罚、或者怎样才能结束协议,仍不得而知。 根据目前手头的数字保守估计,今日头条在挖“问答作者”这件事上,整体年度花费应该已经超过了 3000 万,完全可以被称为“在用金锄头挖墙角”。 “知乎大V”被挖,为啥可以理解在知乎相关提问“如何看待今日头条一口气签了 300 多个知乎大 V 的传闻?”中,另外两位颇具影响力的知乎答主“张佳玮”、“谢熊猫君”给出了他们在跟今日头条接触之后拒绝的理由以及内情,雷锋网也简单归纳了一下: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