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Q1中国互联网死亡名单
3 月 10 日上午,“友友用车”官方微信公众号更新推送,称由于之前签署的投资款项未如期到位,决定退回所有用户账户存款,停止运营。但账户退款服务将持续进行,直到所有用户的所有账户余额均得以退还。 友友用车原名友友租车,成立于 2014 年 3 月,最初做的是P2P模式的私家车共享平台。但在 2015 年 10 月,友友租车宣布更名为友友用车,主打电动汽车分时租赁业务。在此期间,友友租车曾拿过两轮融资,累计或达 2000 万美元。 简评: 共享汽车一直属于看上去很美,实际却缺乏清晰的盈利模式。友友用车创始人李宇曾对媒体表示:共享汽车目前难盈利,费用完全不能打平成本,长期亏损的话,财务投资人就会比较谨慎。 此外,共享汽车还存在便利度不够、停车费用高、充电困难等诸多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友友用车的灭亡。 微视 死因:“战略放弃” 3 月中旬,腾讯短视频分享社区微视发布公告称,将于 4 月 10 日关停服务。 上线于 2013 年 9 月的微视,是第一批出现的短视频社交平台, 2015 年,微视更新频率增加,功能复杂化而没有规律,很多抄袭其他产品的功能,流量减退,微视生命指数急剧下降。 而 2015 年 3 月就曾有消息称腾讯已战略放弃微视业务。微视产品部总经理邢宏宇离职,运营总监何钐转岗,产品部多个工作组解散。微视成为被腾讯“战略放弃”的产品。 如今,微视App仍可供下载,但产品运营维护工作早已停滞,闪退、无法登陆等状况百出。腾讯在短视频社交领域的希望悄然寄托在新上架的另一款短视频社交应用闪咖上面。 简评: 微视的衰退,一部分是因为出现的太早。在大众图文时代,快手还在做动图时,微视就做短视频社交。甚至在走下坡路的时候,短视频领域重要的变现方式,广告植入还没有发展起来。 除了时代还没准备好,在自身运营方面,微视吸引用户的亮点也没准备充足,后期,其他软件的厚积薄发,根据微视的不足开发新的功能,而微视却在模仿,在竞争中失去独特性、创新性质,也失去领跑优势。 并且,作为腾讯网络媒体事业群的一个小产品,微视并没有被及时提升到集团层面高度;微视的社交渠道依赖腾讯微博和微信,但腾讯微博终究没干过新浪微博,而微信和微视的连接也没有很好的打通,想从社交渠道分享流量也没能实现。 搜狐社区 死因:模式陈旧 搜狐社区 3 月 23 日发公告称,因搜狐集团业务发展需要,搜狐社区将于 2017 年 4 月 20 日正式停止服务。 搜狐社区成立于 1999 年,包含生活、娱乐、公益等多个频道。搜狐社区在公告中指出,对于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互联网互动产品来说,搜狐社区 18 年的发展实属不易,对网友、版主管理员团队与历任站长及社区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简评: 搜狐社区不是第一个倒下的BBS,去年 9 月,网易也关闭了自己的社区站。天涯论坛、猫扑大杂烩,西祠胡同也面临着流量下降的问题。即使是模式较新的百度贴吧,也因商业化问题引发诸多争议。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BBS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老旧的交流方式让新型用户难以加入,而不够明朗的盈利模式也让BBS的运营成为了一项赔本买卖。 搜狐社区宣布关闭后,一些网友自发进行了重建社区的众筹行动。如今仍在有BBS运营的企业,几乎全部是中国最早期的互联网公司。BBS也确实聚集着一大群凝聚力极强的骨灰级网友,该不该为这群网友保留一个交流的场所,也成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结语 在这份死亡名单中,众多创业公司的死因不难归纳。他们曾被时代追捧,最终又被时代抛弃。 时代把一个又一个行业吹上风口,又将他们拉下神坛。在 2014 年,这个风口属于O2O;在 2015 年,这个风口属于智能硬件; 2016 年,则是直播、VR、无人机的。资本造就了行业的明星,也带来了一地鸡毛。 回顾这份死亡名单,有多家创业公司死于盲目扩张后的危机。资本、媒体的热捧让创业者冲昏了头脑,他们享受于PPT、画大饼带来的快感,却不知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To VC、定位不清、盲目扩张、无盈利能力成为了这些倒闭企业的共性。在未来,不能形成正现金流的公司仍将持续面临危机。 经过漫长的赛跑,在淘汰掉所有的问题公司后,每一个时代都会留下自己的胜利者,这也成为了互联网创业公司的必由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死亡名单中,一些大公司的项目也名列其中。一些项目因不再适应时代走向终结,而另一些,则出于对未来的判断而主动抛弃。 中国互联网野蛮粗放的生长期早已过去,一些企业出于自身形象与企业责任放弃存在风险的业务,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担当。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