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V内容付费很可能昙花一现,大规模UGC才有机会
某第三方数据平台曾透露,喜马拉雅在推出“精品付费内容”后单月盈利增长。但类似的流量型平台,正处在“用户基数较大”的红利期,和得到上的大V同理,开设音频栏目的主播们,更多是靠粉丝获取流量赚取隐形收益,他们很难获得真正意义上,对其内容的直接购买者。 流量型平台,想要沉淀下更多真正习惯掏钱的用户,不仅要面临免费用户们的“不理解”,还可能要花更高的时间成本去获取付费用户。 得到的早期用户,大多靠《罗辑思维》免费内容从流量型平台上吸引到的 500 万的用户中转化而来,再通过数量有限(目前不到 10 个)的专栏进行付费转化。接下来得到的运营可能要面临一个问题,即如何把这 500 多万的用户(专栏付费用户在 100 万以下)分流给更多老罗加持的内容生产者。 谁拥有付费用户群,对于成熟内容社区中的达人来说就是一个极大的吸引,这是分答小讲捡的“大便宜”。由于分答小讲没有“免费用户”的包袱,对于现存知识达人的“挖角”显得顺理成章。理性的达人或大V心里很明白:到一个付费习惯良好的平台,他们事实上更容易获得“订阅者”,而不仅仅粉丝——粉丝并不全是有付费愿意的。 由于受众的分化与知识传播形式的多样,内容付费平台不可能出现一家独大,而必然是战国时代“各自称雄”的局面。因此,大规模UGC的纯付费平台显然更有机会。UGC社区们的机会在于丰富的活水源头和足够的sku,而想要经营和争夺头部KOL资源的方式看起来“太重了”。 更大的市场一定孕育在每一个大众化的细分领域中,知乎里的另类职人、分答小讲上的“情感达人”,才是这一波浪潮中最有活力和最具规模的源头所在。(本文首发钛媒体)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