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终于憋不住,BAT凑齐,人工智能大战打响
微信北京研发中心最早叫微信模式识别中心,于 2010 年 9 月成立。现在叫微信北京研发中心。其团队研究方向有语音识别、图像分析、语义理解、微信大数据挖掘等,研发成果广泛应用于微信和腾讯其他产品中,比如微信里面的语音转文字、声纹识别、电视节目中的摇一摇等。 l 优图实验室 优图隶属于腾讯社交网络事业群,于 2012 年成立,分设在上海与合肥两地。专注于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领域开展技术研发和业务落地。其研发成果已应用于QQ空间、水印相机、天天P图、魅拍等产品中。 2016 年 6 月,在国际权威人脸识别数据库LFW上,优图以99.65%的成绩刷新纪录,超过Linkface、Face++、Facebook及Google等顶尖团队。 l WHAT Lab 2015 年,微信和香港科技大学联合成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WHAT Lab。 2016 年底,WHAT Lab 在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语音识别和机器人方向均取得很大进展。 l 智能计算与搜索实验室 腾讯智能计算与搜索实验室成立于 2015 年,主要研究领域为搜索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其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微信、QQ、QQ音乐、QQ视频等产品中。 l AI Lab 2016 年,腾讯成立了AI实验室,开始进行AI底层技术研究,主要包括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和计算机视觉四个方面。据了解,该实验室已有超过 30 位顶尖科学家入职,其中超过90%拥有博士学历。 l 腾讯云 2016 年 12 月,腾讯云宣布在人工智能云服务领域发力,向全球企业正式提供 7 项AI服务。分别是:人脸检测、五官定位、人脸比对与验证、人脸检索、图片标签、身份证OCR识别、名片OCR识别。 l 投资并购 自 2014 年以来,腾讯先后投资/收购了海外多家人工智能产业链公司。比如面向所有个人的云计算服务商ScaledInference、定位于生命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创建的数字生命生态系统研究公司iCarbonX、医疗健康数据收集和分析服务提供商CloudMedX、通过人工智能抓取网页关键内容,并输出软件可以直接识别的结构化数据公司Diffbot等。 从BAT三家模式来看,腾讯AI的发展整体来看是业务驱动的。 发展AI在具有腾讯特色的四大业务场景中的应用能力:内容 AI、社交AI、游戏AI和平台工具AI。 业务驱动的弱点是相对被动、对新趋势的布局反应较慢。而优点是能迅速应用,进而加强已有业务的竞争力。 百度AI的发展表面上是技术驱动,但大力标榜AI的背后可能是对未来方向的焦虑。毕竟百度的主要业务——搜索——因为频繁的负面事件已被舆论伤得不轻,而也曾因 200 亿押宝糯米却押空成为行业人士热议的话题。 阿里巴巴AI的发展最早是业务驱动。 2017 年 3 月 9 日,马云公布了NASA计划,表示要将业务驱动的AI转变为追求核心技术的突破,实际上也就是要开始追求技术驱动。 作为今天的互联网领袖,BAT是否能称霸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可能未必。因为互联网时代看的是模式,而人工智能只认技术。就像马化腾自己所说,企业要保持战略制高点,归根结底要通过技术的进步。 而在技术上,腾讯的打法是,不追求KPI,慢慢来。 腾讯副总裁姚星曾说,作为真正通用型的AI,他们要为此付出非常长的时间和很大的努力。 “不急于追求短时间,急功近利的成果。”这句话既是对自己说的,也像是对同行说的。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