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独独难以做出Snapchat?
按照邓巴数原理,一个人稳定的日常社交网络大约是150人,也就是说,你得让这个人至少动员50到100人使用新品,否则一定会陷入四面无人的孤独。更何况很多人的通信录,远远不止150人。这是怎样的成本?简直是无法逾越的鸿沟。 于是,再多的优越特性,在必须付出“转移关系链”的沉重成本面前,都像是蓬勃生机的新生儿,撞上了叹息的墙壁。你不是不够拼,只是输给了“天意”。 这就是我们看到的,faceu做的再努力,小盆友们也只是把它当作“激萌短视频”制作工具,这些视频做出来还是要发到qq或微信朋友圈里社交的,而要他们在faceu上一直社交下去几乎是不可能的。更悲哀的是,手q总能反应过来,你的激萌表情、美颜滤镜、阅后即焚……企鹅家都可以抄啊,哦不,我是微创新! 悲剧一次次上演,新产品新特性总能在一段时间内引发轰动、吸引一波流量,却始终无法动摇腾讯的关系链护城河。而企鹅总能反应过来,稍加跟进,则所有的“用户时间”又可以一步步吸回去,吃了骨头都不给你留渣。 也许,当你做用户调研的时候,告诉小盆友你的产品可以这样那样的好玩,可以满足这样那样的需求,他们一定会表示乐于尝试使用。但是千万别高兴得太早,如果加一个问题:“那么,你愿不愿意从此就不用qq了呢?” 他们几乎一定会面露难色:“那得看……我的朋友是不是也都在上面了。” 也许你要说,我并不是要替代qq啊,我只是让年轻人多一种选择、两者并行不悖啊。然而我们知道,人的大脑是一团懒肉,就算一段时间内浮躁的小朋友可以两个产品交替并用,但假以时日,他们还是会倾向于选择最方便社交的工具。什么是最方便?关系链在哪里,哪里就最方便! 说到这里也许大家心都凉了,那么为何Snapchat可以成功呢?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