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啊,全是钢!三线城市没有创业,只有小本经营个体户
产业转型的探索,科技互联网小试牛刀 电视剧《节振国传奇》取景地:开滦集团赵各庄矿区、乐亭县、迁安市 人们都明白消耗资源、污染环境而发展的行业是夕阳产业,但是传统企业船大难掉头,一些创业者在积极谋求转型。 第一个把钢铁产业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唐山本土公司是唐宋大数据,这是一家钢铁产业的大数据公司,创办于2005年。唐宋大数据围绕着钢铁客户提供数据信息服务、咨询服务、会展服务、钢铁贸易等服务, 2016年1月申请挂牌新三板。 退伍军人徐金强做起了AR和MR,他的合伙人张振东是一位计算机高手,2014年从北京回到唐山。他们成立了唐山市芒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出了手机APP应用“平行时空”,可以随手机的位置变换不同的动物及人物3D模型,并且可以实现声音、图片、视频的相互社交。 创业初期,没有合适的办公地址,政府给他们减免租金,缺少人才,就自己顶上去,身兼数职。 唐山的创业者都把北京当成了重要市场,一些人甚至还在京开设了分公司。今年在北京亦庄的一场项目路演中,汇集了来自唐山的六个创业项目和创业者。 优帮APP是一个服务分享平台,目前正在做2.0版,和支付宝最新推出的“到位“功能类似,可以找人帮忙遛狗、做家政等各种跑腿儿服务。赵昱程带来的“非遗晟市”,把非遗文化体验馆搬到了线上;曾多年从事家装行业的张丽创办的“挑选网”,让商家在渠道端降价来实现用户端受益。此外还有接地气的“云餐厅”平台和3D打印项目。 创客多了,创业咖啡也落地了。“睡着的斑马”位于唐山大学城中心,是唐山首家创业咖啡。“没想到最先涌进咖啡馆的不是青年学生,而是咱们本地的传统企业”,“斑马”创办人王孟昭在一次采访中说。 传统实体企业想“入网”,但多以为给自己公司建立个网站或者微信公众号就是‘互联网+’了,还需要引导、转型和外部合作。 尽管数据上去了,氛围似乎也有了,但唐山的科技型创业依然处于小打小闹的阶段,不成气候。 从数据上看,2015年,唐山市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020家,累计达到2568家,同比增长65.9%。而远在大西北的四川绵阳市,同样是三线城市,仅2014年新通过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684家,占四川省近1/3。 从创业领域和商业模式上看,早期项目随大流,北京干啥我干啥,缺乏创新。 当地没有强有力的带头创新“大哥”,除了前文提到的唐宋大数据,知名的就剩美团、搜房、乐居等的分公司。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