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沈阳!你为何不创业?
其实,沈阳,乃至整个东北地区,不论是其创业创新的匮乏,还是经济的断崖式下跌,“病因”都是近乎一致的。 一、恶劣的营商环境:传统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少量国有企业 据社科院的数据统计,在东北开办企业所需要的程序是全国最繁琐最漫长的。单就登记物权的流程,上海只需4个步骤,而就连东北步骤最少的沈阳,也需要12步。而在东北打一个商业纠纷的官司,竟然平均要消耗363天,就是一年的节奏。 根据智库Bruegel员工在知乎上公开的2012-2014调查数据,在东北地区461家受调查的外地企业中,有306家企业“已实际撤资/停止在东北地区经营”或“在(2012)未来5年内有离开意愿”。在接受调查的企业中,超半数(51.33%)的企业认为,当地政府以及相关政策是企业在东北地区发展遭遇到的最大阻力。 与此相对应的是,东北的国企改革直到90年代才算真正起步,虽然起步晚,但是效果并不如人意。2003年,振兴东北战略启动后,将目标对准国有企业改革。经过几年的时间,东三省的国企改制基本完成,只是,质量堪忧。很多企业不仅没有改掉国企的弊病,反倒重新加入了央企。到2007年,辽宁省有4成国企重新加入央企。这样的改革,强化了公有制特征,却并没有触及产权改革的核心。 2015年8月,全国工商联发布201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东三省仅有9家企业上榜,其中,辽宁省有6家。民营企业尚且生存维艰,更遑论要在这个环境下生存的创业公司。 二、技术创新不足和人才的大量流失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