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不输硅谷、合伙人战地相识,以色列这个“创业公司”被全球风投追着跑
尽管创业氛围浓厚,但以色列的创业者们经常被指责是短跑运动员,而不是马拉松选手,基本属于“快速退出(fast exit)”的风格。以色列的创业者不太热衷于像中国创业者一样把企业做大做强IPO,而是选择做小做精,大分部以色列startup的命运,都是坐等高价被收购,或者是技术转卖。因此,被视为“硅谷第二”的高新科技产业聚集地以色列,诞生过许多成功的初创公司,但始终无法真正培育出像谷歌、微软这样的世界顶尖科技的领导者。 还有一个特点是,与中国创业者拿下国内庞大的用户群就可以偏安一隅不同,以色列地小人少,决定了创业者从创业开始就注定了必须孤注一掷搏击国际主流市场。 资本:20%投资来自中国,巨头纷纷布局 以色列企业对海外资金依赖度甚高。来自IVC的数据显示,以色列的高科技企业80%的资金来源于国外,其中占比最多的是美国,其次是中国。 “以色列游学”逐渐成为中国投资者和企业家的“身份标配”,正如他们也热衷于考察硅谷、行走戈壁。根据IVC统计的数据,2015年以色列20%以上的初创公司投资来源于中国,而7年前,这个数字还只是0。自2012年以来,共有64个中国投资者选择投资以色列高科技公司,仅2015年就有18名来自中国的投资者。主要有两种形式,包括投资当地的基金公司,或直投初创企业。 2014年1月,以色列条形码公司Visualead宣布获得阿里巴巴500万美元投资,这是中国互联网巨头首次投资以色列创业公司。2015年,阿里巴巴成为以色列顶尖VC基金JVP的战略投资人,投资规模约为数千万美元。此外,百度、小米、360、联想集团等巨头都在以色列有所布局,主要投的都是以色列科技企业,投资规模大多是数百万美元。 但投资以色列企业的回报期比较长,一般需要8-10年时间。文化差异也是个问题,以色列创业者往往希望中国的投资人只要出钱就好,不要对项目指手画脚;而对拿出真金白银的中国投资人来说,显然希望能更多地参与到项目的研发之中。 作者:Vincy 来源:新芽NewSeed(微信公众号:pelink)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