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规范初见成效 从天津展看行业发展走向
当然了,五羊-本田依旧是展会上的一股清流,再次把“100万次架载荷冲击试验台”和“整车喷淋防水试验”带到了天津展上。在笔者印象中,这至少是五羊-本田第三次在展会上展示相关技术了。
说来也奇怪,以“模仿”见长的电动车行业,却并没有人尝试去模仿五羊-本田的这种现场“硬核”试验,看来这种核心科技的达成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
本次展会上,与传统铅酸电池日渐式微不同,锂电池爆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国内主要电池品牌均在展会上展示了其最新的锂电池技术,针对各种车型打造的不同规格锂电池也是一应俱全。值得注意的是,传统铅酸电池厂商在本次展会上也将展示重心向锂电池倾斜。
另外,除了电池品牌,换电品牌也在展会上大放异彩,包括易骑、易马达等主流换电品牌都拿出了目前在运营的主力产品,吸引了大量经销商和产业人士的关注。
透过今年的天津展,我们可以看到三个非常明显的趋势: 一、电动车行业已经开始了自上而下式的产品合规行动,大品牌有较强的应对风险和市场动荡的能力,而中小品牌只能自求多福。 笔者在与很多业内人士交流后发现,这一次针对电动车行业的规范行动是自上而下式的,其中体现了政府解决电动车行业沉疴痼疾的决心。
政府力推新标准,全行业需要去适应这样一个过程。大品牌拥有足够的资源去应对标准和市场的变化,但中小品牌在抗风险能力上明显偏弱势。 最直观的一点,新国标电动自行车整体价格上升性能下降,用户购买意愿降低,为了吸引用户,电动自行车的售价上涨有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对于大品牌而言,他们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消化成本上涨带来的涨价压力,当中小品牌与大品牌车型之间的价格差消失,中小品牌将无任何能力与大品牌进行竞争。 另外,在3C认证、新品研发、市场推广、渠道建设等方面,大品牌手握更多资源,当头部品牌不断聚集时,中小品牌将很难再有出头之日。 二、衍生类产品增长明显,换电模式解决现有行业用户难题;锂电行业将迎来爆发期,但安全问题需要妥善解决。 说实话,换电产业的发展势头完全出乎笔者的意料。 在今年的展会上,我们看到了很多换电品牌,其中比较大的品牌例如e换电和易骑,他们已经在全国几十个城市中铺设换电网络,其中e换电在去年年底日均换电次数就已经突破10万次。
目前换电的用户主要集中在外卖配送行业,占比超过九成。而随着外卖物流行业需求的不断增大,加之个人用户的逐渐涌入,未来换电产业的发展前景将会是巨大的。 锂电将迎来爆发期,这没什么好说的,,大家都明白。目前价格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再是消费者放弃锂电的首要因素,反而锂电的安全性成为了用户最为关心的话题。 在展会上我们也看到了本田V-GO的电池展示。尽管其电池容量并不算大(48V20Ah),但整体电池重量达到了8.5kg,很大一部分重量来自于电池安全用途,例如高强度铝合金外壳,以及电池内部的保护结构。 但是,目前消费者层面仍停留于单纯的概念阶段,即用户知道锂电,但他们并不了解什么是软包电池,什么是大单体,什么是三元锂,什么是18650,这就给一些中小厂商提供了浑水摸鱼的机会,这也是我们需要高度警惕的。 三、政策变数将成为电摩行业最大变数,电动自行车或向小型化和高端化发展 事实上,目前电动车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政策上的不确定性。 尽管电动车新国标很快就要正式实施,但很多地方并未明确对于电动车的管理细则,即便是已经成为了机动车类别的电摩车型,在很多城市中也是当做非机动车来看待,这也是为何很多厂商的电摩车型持续热卖的关键。
换句话说,现在的国标电摩和当年的超标车在用户使用层面上完全没有差别。 如果上层真的强制要求电摩用户按照规定上牌考驾照,那么短期内电摩的销量一定会出现大幅下跌。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