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电商爱库存江湖:会不会成为中国去库存第一家?
拉夏贝尔是爱库存的大客户,一天时间在爱库存平台上售出了3万件库存服装,而这3万件服装卡在了网点3天难以发出去,这源自于爱库存在物流方面资源薄弱,加上爱库存作为中间桥梁存在2次物流的需要,这对效率的挑战非常高。 孙艳华当场给德邦负责人通了电话,解决了梗在王敏喉间的刺。 这便成为了王敏当即决定接受钟鼎投资的最大因素:钟鼎的实力、投资人的果断;其二原因来自于钟鼎此前投资过云集,王敏认为这是钟鼎了解社交电商的表现之一。 严力为免夜长梦多,当场在笔记本上撕了一张纸,简单拟了投资条款,王敏签字。 国庆节期间,钟鼎团队对爱库存做了尽调,发现这个市场比判断的还要好。 首先,品牌商对清库存的需求极其旺盛,传统的他们不知道怎么去清库存,甚至仓库里还压着七八年前的货。 其次,三四线城市消费者的痛点在于他们买不到好的品牌商产品。供需两方的鸿沟由来已久,并亟待解决。孙艳华更清晰地肯定了,爱库存就是他要找的公司。 “爱库存成立时间不久,估值不低;中国库存市场这条路也还不清晰,我们需要承担这方面的风险。愿意重仓投资爱库存,可能就是因为看得懂所以才敢出手吧。也幸好我们敲定的快,国庆期间听说也有别的机构找上了他们。”孙艳华笑言。 10月下旬他们完成所有交割。2018年1月,爱库存对外宣布,完成1亿元A轮融资,钟鼎创投领投。 庆幸的不只是孙艳华,还有王敏。在钟鼎的帮助下,德邦、京东等供应链方面的资源,爱库存扎实了很多。 因为对爱库存来说,定制佣金制,收取品牌商佣金(20%)为主要盈利来源,下游对接小b的它,无需烧钱,投资机构在资源上的支持远比资金实用的多。
太快了。太慢了。 这是王敏最大的感慨。 2017年9月的破千万月销售额持续了3个月,一直在1200-1500万间徘徊,甚至在双十一的时候平台没货了,而另一侧代购人数和需求依然在增加。甚至有代购戏称,爱库存就是光光光。 招商压力肉眼可视,爱库存要面对的就是如何解决1个月才谈下1家品牌商,而小b(代购)1天就拿走了所有货的挑战,平台上商品的速度严重跟不上小b增长的速度。 王敏此刻才深刻意识到何为商场即战场,何为创业。微信10亿用户,社交电商时机转瞬即逝,在消费者即时性消费特征愈加深刻的今天,速度是唯一的标准。市场变化太快了,团队成长太慢了。 必须要尝试更多品类,必须要快速扩张团队建设。后者甚至成为王敏现阶段的主要攻克目标。 团队的快速成长再一次让爱库存收获了相对应的成果。 有数据显示,普通电商把链接扔进群里的转化率在4%左右,而2018年3月,爱库存实现了30%-40%的群成交率。 王敏解释,这完全归功于爱库存的极简模式。很多普通电商,甚至宣称自己为社交电商的企业,虽是依托了微信流量,但终端依旧在微信之外。 用户必须要在专门的链接里去到另一个店铺(或是淘宝,或是微店,或是其他电商平台)进行交易购买,社交电商在这一层面并没有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效率。 王敏认为,社交电商最大的特点即在:让一切生意成交在对话框里,微信本身就是一个店铺。 回归商业本质,做生意一开始就是面对面,微信的好处在于客户在微信对话框里用一句话就可以让商家做好所有的事情(下单,发货),商家只需付款和收货。 “这是淘客/微商发现的,也是他们让我认清了这一点。所以我们选择的就是这些小b,让他们分散到微信这个世界里,爱库存的app只对品牌商和代购有效,代购只需负责卖货、收款和客服的工作,其他所有环节爱库存都会帮他们做好。消费者就更简单了,他们只要在微信里说出自己的购买需求即可,大大减少了流失率。”王敏的这段话,思路清晰。 孙艳华走访湖南娄底同样有所调研发现:消费者变得越来越懒了,在商品供给剩余的今天,面临着极其多选择的消费者花在电商上的时间愈发呈缩减趋势。他们倾向花最少的时间买到最好的产品。 爱库存的代购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KOL的身份。 2018年5月,爱库存的月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5月底,实现40-50%的环比月增长,月活超3万。 团队规模也从刚开始十余人扩张到覆盖上海、宁波、广州、法国等地的300多人,职业代购从千人规模扩大到10万余人,预期今年底将发展到80万-100万职业代购;合作入驻品牌超过1000+。 何为社交电商红利?恐怕这就是了。 为避免曾经的平台无货风波,王敏在有意识地去控制和垄断一些品牌资源(主要是KA客户),打造护城河。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